俄罗斯总统历任总统名单(俄罗斯历任总统一览表)
须宏才 • 2022-06-14 08:07:29 • 0次
在十月革命之后,身处地缘边缘地带的俄罗斯,逐渐成长为了一个世界级的强国。时至今日,俄罗斯依旧对全球格局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而这与俄罗斯(苏联)历史上的历代领导人的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天,本期节目就为您盘点苏联(俄罗斯)历史上的十一名领导人。
俄罗斯总统历任总统名单
第一任:列宁(1917—1924)
(列宁)
佛拉基米尔·列宁是苏俄(联)的第一代领导人,更是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我党誉为“革命的导师”。
1903年,列宁一手缔造了“布尔什维克党”,这个党正是后来苏联共产党的前身。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皇俄国作为协约国的一方参战。因为前线的失利,经济的危机,俄罗斯国内百姓的生活在沙皇的苛政压迫之下步履维艰。1917年2月革命爆发,沙皇的统治被俄罗斯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联手推翻。1917年底,列宁提出了“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同年11月,也就是俄历的诗月发动革命,推翻俄罗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苏俄,史称“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期间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不仅解放了俄罗斯人民,更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红军击败了由英、法、美、日等多国组成的干涉联军,成功捍卫了新生的红色政权。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签署条约,成立联合体国家,苏联正式诞生,列宁任首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在此之后,列宁便开始组织起苏联的战后经济恢复与重建工作,在此期间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也给予了我国改革开放诸多的借鉴和启示,成为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一次有益尝试。1924年,列宁因病与世长辞,享年54岁。
第二任:斯大林(1922—1952)
(斯大林)
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击败党内的竞争对手,树立威信,最终成为了继列宁之后的苏联第二任领导人。
斯大林对苏联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均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斯大林就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后,列宁此前的新经济政策被终止,苏联开始通过“五年计划”的计划经济方式,开展起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社会主义化建设运动。在斯大林执政期间,苏联通过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从一个欧洲传统的落后农业国一举成为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国,其发展速度令世界西方国家都为之惊叹。此外,斯大林通过大型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的方式,将列宁在苏联构建的社会主义蓝图,变成了现实。1936年苏联新一部宪法的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在苏联正式建成。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第聂伯河水电站)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则领导苏联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并最终消灭了以轴心国为首的纳粹德国。1941年6月,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大举入侵苏联,苏德战争就此爆发。在斯大林的坚定领导下,苏联在初期战场上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逐渐化主动为被动,先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消灭了德军大批有生力量,并在1943年逐渐开展对德军的反攻。1945年,苏联红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并将苏联的红旗插在了国会大厦的楼顶,而这也成为了苏联在历史上为人类反法西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象征。
然而,斯大林也因历史上的“大肃反”“卡廷森林惨案”等历史问题,也饱受世界各国的非议,而他在苏联执行五年计划期间一手塑造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是造成苏联最终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让斯大林成为了在世界现代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1952年,斯大林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4岁。
第三任:马林科夫(1953.3.5—1953.3.13)
(马林科夫)
在斯大林病逝后,人们或许对他后来的继任者赫鲁晓夫耳熟能详,但在赫鲁晓夫之前的马林科夫却鲜为人知。1952年,斯大林病逝后,马林科夫曾接替斯大林,短暂地当过8天的苏共最高领导人,之后才将职位转让给赫鲁晓夫。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马林科夫确实是俄罗斯(苏联)的第三任领导人。
虽然马林科夫担任苏共最高领导人的时间十分短暂,但他同样对苏联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早在1951年,斯大林身体状况恶化之际,他便成为了协助斯大林处理事物的左膀右臂,与贝利亚、布尔加宁等人组成“三人团”,在斯大林身体状况不佳之际,代行斯大林的职务。而在斯大林去世后,三人团中执政经验较为丰富,被斯大林颇为信任的马林科夫因此也就成为了苏联的领导人。
(马林科夫)
在马林科夫短暂执政的8日期间,他维系了斯大林病逝之后的社会稳定,并且主张苏联在日后的外交、国防中应当慎用核武器,呼吁美、苏两国围绕核武器的使用问题,应开展和平的谈判,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马林科夫的稳健风格,使苏联完成了斯大林病逝后一段时期的平稳过渡,1954年3月13日,马林科夫便卸去自身职务,将苏共最高领导人的职位转由赫鲁晓夫担任。
1988年,马林科夫与世长辞,享年86岁。
第四任:赫鲁晓夫(1953—1964)
在马林科夫之后继任的,便是赫鲁晓夫,人们普遍认为的“第三任苏联最高领导人”,但实际上他是第四任。
赫鲁晓夫上台后,便意识到了斯大林模式的诸多弊端,因此便尝试开始对苏联的经济模式进行改革。在赫鲁晓夫就任期间,苏联的地方企业取得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同时集体农庄也在农业补偿政策的刺激下,生产和劳动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赫鲁晓夫在任期间最著名的改革措施,莫过于他推动苏联进行大规模的玉米种植,这让苏联一度因此摆脱了困扰其许久的粮食问题,使苏联一度成为了可与美国相当的世界农业大国。
(赫鲁晓夫)
而在外交领域,赫鲁晓夫对于苏联而言,也有颇多的历史性建树:他积极倡导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援助,比如在我国一五计划期间提供的“156工程”,以及对印度的工业援助计划,均使得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相对落后的工业面貌就此得以改善。1955年,赫鲁晓夫领导下的苏联和诸多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一组织是和当时的北约不相上下的世界武装力量。华约的成立,也标志着世界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在赫鲁晓夫时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然而,人们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在经济改革方面,赫鲁晓夫时常朝令夕改,欠缺定力,导致苏联的经济一度陷入混乱;大规模盲目地种植玉米,也让赫鲁晓夫执政后期的苏联农业不增反降。而在外交领域,赫鲁晓夫的随性也使得苏联最终出现了诸多如“苏共二十大”、“中苏长波电台”等不可挽回的外交失误。1964年,苏共内部秘密取消了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赫鲁晓夫就此黯然下台。1971年,赫鲁晓夫因病逝世,享年77岁。
第五任:勃列日涅夫(1964—1982)
在赫鲁晓夫的职务被取消后,勃列日涅夫便成为了苏联的第五代领导人。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立即取消了赫鲁晓夫此前的种种改革措施,暂时恢复了赫鲁晓夫时期因为改革所造成的混乱局面,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因此得到了重新的稳固和加强。20世纪70年代,受中东战争的影响,世界石油价格飞速上涨,而同为产油国的苏联则乘上了油价的顺风车。因此,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经济一度得到了高速发展,最佳时期接近美国GDP总额的50%—60%。
(勃列日涅夫)
而经济上的建树,也给予了当时苏联外交上的底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出兵仅用1天的时间,便占领了东欧阵营的捷克斯洛伐克,成功镇压“布拉格之春”,加强了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而在1979年,苏联又悍然出兵入侵阿富汗。勃列日涅夫时期强硬的外交方针,又被称之为“勃列日涅夫主义”,而这也成为了同时期霸权主义的代名词。
在勃列日涅夫晚年,苏联大量资金被消耗在军工领域。同时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保守倾向,而使得苏联官僚腐败滋生,导致经济在80年代开始逐渐停滞和倒退。1982年,勃列日涅夫因病逝世,享年76岁。
第六任、第七任:安德罗波夫(1982—1984)、契尔年科(1984—1985)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保守执政倾向,造成了苏联的“老人政治”现象,高层领导人的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因此,在勃列日涅夫病逝后,两位较为年迈的苏共党员便接替了他的职务。但两人均因年事已高,身患疾病,均在就任苏共最高领导人后不久便去世。
第一位接替勃列日涅夫的便是安德罗波夫,在接替勃列日涅夫时,安德罗波夫已经68岁,且患有肾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在安德罗波夫执政的两年时间里,他强撑身体主持了苏联的反腐工作,并主持了和中国的外交解冻。在此之后,便于担任苏共领导人的第二年就与世长辞。
(安德罗波夫)
在安德罗波夫去世之后,73岁高龄的契尔年科担任苏共最高领导人。在此期间,契尔年科保持了安德罗波夫的基本行政方向。但是,契尔年科的身体状况同样不佳,身患慢性肺病和心脏功能衰竭。因此,在契尔年科担任苏共领导人13个月后,便与世长辞。
(契尔年科)
第八任:戈尔巴乔夫(1985—1991)
(戈尔巴乔夫)
在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病逝后,戈尔巴乔夫便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也是苏联的最后一位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后,苏联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已经十分严重。于是,戈尔巴乔夫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无论是经济上的改革,还是政治上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都最终以失败告终。在经济领域,戈尔巴乔夫主张市场经济和私有化,但是这并没有为苏联的经济带来活力,反而滋生了一批腐败的官僚和寡头;而在政治领域,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共逐渐失去了核心领导层的地位,为苏联最终的解体埋下了隐患。
(八一九事件)
在苏联“八一九”事件爆发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已无力再主导政局,大权逐渐落入到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党手中。同时,苏联各个加盟国的分离倾向也日趋严重。1991年12月,苏联各个加盟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就此解体。
第九任:叶利钦(1991—1999)
苏联解体为十五个加盟国后,促成苏联解体的叶利钦,成为了俄罗斯的第一任总统。
叶利钦在任期间,俄罗斯开展了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这虽然让俄罗斯从此彻底摆脱了僵化的斯大林模式,但盲目的市场经济非但没有给俄罗斯带来一定的经济活力,反而滋生了大批的俄罗斯寡头。同时,叶利钦积极倡导“休克疗法”,解决俄罗斯经济危机,但这反而使得卢布大幅度贬值,中下层俄罗斯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叶利钦)
而在外交领域,叶利钦虽然积极倡导俄罗斯拥抱西方,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并没有因此接纳俄罗斯,反而在此期间积极推行北约东扩。而在车臣问题上,叶利钦也犹疑不决,最终导致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的爆发和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的失败。
1999年,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之际,叶利钦主动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并由佛拉基米尔·普京就任新一任俄罗斯总统。2007年,叶利钦因病逝世,享年76岁。
第十任、第十二任:普京(1999—2008,2012—至今)
1999年,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之际,曾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解体叶利钦职务,正式成为第二任俄罗斯总统。
普京上台后,对车臣转而采取强硬措施,最终使得俄军获得了车臣战争的胜利。在经济领域,普京严厉打击寡头,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寡头有所收敛,困扰俄罗斯的经济危机一度得以消除。同时,普京吸取了车臣战争的教训,于2008年积极推动俄罗斯军事改革,并最初促成了俄罗斯随后在格俄战争中的胜利。
(普京)
2008年,普京曾短暂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转任俄罗斯总理。在2012年后,普京再度就任俄罗斯总统,并持续在俄罗斯民间保持着80%的支持率,被誉为“俄罗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之一”。
第十一任:梅德韦杰夫(2008—2012)
2008年,普京暂时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转任总理之后,梅德韦杰夫就任新一任俄罗斯总统。
(梅德韦杰夫)
梅德韦杰夫曾与普京是搭档,在一起共事多年,因此梅德韦杰夫基本上延续了普京时期的政策。在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取得了格俄战争的胜利。在此之后,俄罗斯继续实施自普京时期开始的军事改革,加大对国防开支,促成了俄罗斯军队建设的现代化。而在经济方面,梅德韦杰夫积极保护本国民族工业,促成俄罗斯尽可能平稳度过2008年前后的金融危机。此外,梅德韦杰夫在职期间,还积极倡导了俄罗斯的反腐工作。
2012年之后,梅德韦杰夫便不再担任俄罗斯总统的职务,转而就任俄罗斯总理,并在职期间推进俄罗斯的养老金改革。
以上便是俄罗斯(苏联)历任领导人的盘点,在你心中,您最欣赏哪一位俄罗斯历史上的领导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越南战争被公认是美国输的最惨的一次战争,不过,还有一次鲜为人知的战争,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丢人的战争,也是美国人永远的痛,可以说是耻辱。白宫为什么叫白宫在这一场战争中,美国......
-
德国总统是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德国总理是奥拉夫·朔尔茨。我们经常看到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在国内或国际上露面活动,却鲜有看到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吖,德国......
-
中华民国8任总统,分别是: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錕、蒋介石、李宗仁。其中,孙中山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是民国第一任总统。...
-
总统山上的四位总统分别是:华盛顿、杰斐逊、老罗斯福和林肯的头像。至于人们会说这座总统山是烂尾工程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其原计划造型与现存造型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据悉在原来的计划中,这4位......
-
官方结论是凶手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动,但美国舆论产生了继任总统约翰逊谋杀说、卡斯特罗谋杀说等说法,但一直没有定论。肯尼迪遇刺案发生于美国中部时间1963年11月22日1230,美国第35任......
-
香港大学排名:香港大学(QS第22位)、香港科技大学(QS第34)、香港中文大学(QS第39)、香港城市大学(QS第53)、香港理工大学(QS第66)、香港浸会大学(QS第287)、香港......
-
茶杯犬的寿命大概是10~15年左右,其标准是指一些体型8英寸(约20.32厘米)以下,体重4磅(约3.6斤)以下的微型犬。它们并不是自然界自然孕育出来的,而是那些本身有着缺陷的小型犬们经......
-
评分9.5以上的小说言情:《不负如来不负卿》、《十年一品温如言》、《东宫》、《白发皇妃》、《等不到天亮等时光》、《废后将军》、《你的城池,我的荒年》、《后来我们都哭了》、《奴儿七七》、《......
-
清香木和胡椒木可以说各有各的好处,如果想要养在家里最好选择清香木,而如果想要养在室外,则胡椒木更为合适。从气味上区分两者是最靠谱的方法,清香木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而胡椒木平时是闻不到......
-
皇族最纯正的十个姓氏:赵zhao、朱zhu、杨yang、陈chen、周xing、黄huang、吴wu、何he、梁liang、宋song。以上这10个姓氏在历史上都有出过皇帝。...
-
天津西站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子牙河与南运河之间,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特等站,是天津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西站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先后扩建3次,它不是天......
-
谪仙人之称的诗人是李白。李白被称为谪仙人是由于贺知章的缘故,李白去紫极宫,遇见了贺知章,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
-
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林则徐意识到国内官员与民众对世界知之甚少,为了系统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文化,1839年,林则徐主持编译了英国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xfankui01@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