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

企鹅是哺乳动物还是两栖动物(哺乳还是卵生)

邢好 2021-12-10 23:00:02 0

企鹅既不是哺乳动物,也不是两栖动物,属于鸟类,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它们是唯一会游泳却不会飞的鸟类,是卵生动物。

提起南极,我想大家第一想到的可能就是挺着雪白的肚皮,穿着黑灰色燕尾服,有着极地绅士之称的——企鹅了。当然我们憨态可掬的企鹅们可是有着南极的“海洋之舟”的美称的。

那么,企鹅的起源究竟是什么呢?企鹅的老家在什么地方?企鹅的祖先会不会飞?企鹅是由什么动物进化来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揭晓吧

有的科学家认为,南极洲的企鹅来源于冈瓦纳大陆裂解时期的一种会飞的动物。在大约距今2亿年前,冈瓦纳大陆开始分裂和解体,南极大陆被分裂出来,开始向南漂移。此时,恰巧有一群会飞的鸟在海洋上空飞翔,发现漂移的南极大陆是一块王道乐土,于是它们盘旋着、观看着、唧唧喳喳地“议论”着,最后降落在这块土地上。起初,它们生活得很美满,日子过得很舒服。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这块大陆的南移,气候越来越冷,离温暖的大陆越来越远,它们想飞离这块地方已不可能了,只好在这块土地上安分守己地呆下去。不久南极大陆漂移到了现在这个地方,日久天长,终于盖上了厚厚的冰雪,原来繁茂的生物大批地死亡,唯有企鹅的祖先——一种会飞的动物活了下来。但是,它们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翅膀退化,由会飞变得不会飞了,成了大腹便便的胖子,行走的姿势也变成直立的了。与此同时,生理功能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抗低温的能力增强,食性也有所改变。随着岁月的流逝,世纪的更替,终于变成现今的企鹅。

上面的说法有些离奇,但也不完全是无中生有,多少有些科学根据。古生物学家在南极洲曾经发现过类似企鹅的化石,它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这也许就是企鹅的祖先。企鹅起源问题的科学解释,仍然是生物学家求索。探讨和研究的课题,这个谜总有一天会被揭开。

企鹅不会飞,善游泳,以海洋浮游动物,主要是南极磷虾为食,有时也捕食一些端足类、乌贼和小鱼。企鹅的胃口不错,每只企鹅每天平均能吃0.75千克食物,主要是南极磷虾。因此,企鹅作为捕食者在南大洋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

企鹅在南极捕食的磷虾约3300万吨,占南极鸟类总消耗量的90%,相当于鲸捕食磷虾的一半。企鹅在漫长的进化之中,由原先的飞禽到现在的憨态可掬,可想而知,企鹅的习性的改变之大。那么企鹅现在的生活习惯又有那些有趣之处呢?

企鹅的栖息地因种类和分布区域的不同而异,帝企鹅喜欢在冰架和海冰上栖息;阿德雷和金图企鹅既可以在海冰上,又可以在无冰区的露岩上生活;在亚南极的企鹅,大都喜欢在无冰区的岩石上栖息,并常用石块筑巢。

企鹅喜欢群栖,一群有几百只,几千只,上万只,最多者甚至达10万~20多万只。在南极大陆的冰架上,或在南大洋的冰山和浮冰上,人们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企鹅聚集的盛况。有时,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面朝一个方向,好像一支训练有素的仪仗队,在等待和欢迎远方来客;有时它们排成距离、间隔相等的方队,如同团体操表演的运动员,阵势十分整齐壮观。

然而南极并不是企鹅独霸的王国,他们也面临着被捕食的危险

看到这么血腥的图片,大家一定很心痛,可想而知,企鹅的父母多么的伤心。说的企鹅父母,我们不得不提企鹅的孵化过程了。

原来,企鹅妈妈把蛋产在地上以后,就不管了,离开企鹅爸爸向大海走去,到那里去找吃的。这时,肥胖的企鹅爸爸就来照顾企鹅妈妈产下的企鹅蛋。企鹅爸爸把两只脚并在一起,用嘴把蛋放在脚面上,然后,再用自己的那温暖的肚子盖在蛋上,开始精心的孵育小企鹅蛋。像这样,企鹅爸爸不吃也不喝,在冰冷的雪地里要孵育40到90天呢。一直等到企鹅妈妈回来,企鹅爸爸才离开。小朋友你们看,企鹅爸爸多辛苦呀,它不怕严寒,不怕饥饿,用自己身体全部的热量维持生命,耐心地孵育着可爱的小企鹅宝宝。所以,尽管南极是那样的寒冷,冰天雪地的,企鹅妈妈还是顽强地生下企鹅蛋,企鹅爸爸精心地孵育。它们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小企鹅宝宝呀!等到小企鹅从蛋壳里钻出以后,企鹅妈妈还要认真地喂养和护理自己的孩子呐!

哈哈,最后让我们一起祝福企鹅一家健健康康,幸福快乐。

近年来,南极洲一处企鹅繁殖地附近一座罗马大小的冰山坍塌,企鹅们不得不跋涉60公里到海里寻找食物,这导致了约15万只阿德利企鹅死亡。

据悉,生活在英联邦海湾丹尼森角的阿德利企鹅过去栖息在大片的开放水域上,但在2010年,一座2900平方千米大小的巨型冰山崩裂,使得这些阿德利企鹅的繁殖地被陆地所包围。

寻找食物的企鹅们必须摇晃着身子跋涉60公里到最近的海岸捕鱼。多年来,这种艰辛的旅途对企鹅的生存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自2011年起,这一繁殖地的企鹅数量由16万只减少到了1万只。

除非B09B冰山转移,或者目前在英联邦海湾常年快速扩张的冰块破裂,否则丹尼森角的企鹅很可能在20年内完全灭绝。这为调查冰山崩塌和海冰沿南极洲东部海岸扩张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实验。”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海鸟专家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登载的研究报告说,他们分析南极半岛和邻近的斯科舍海地区的实地数据后发现,不断上升的温度和来自海洋哺乳动物的竞争的加剧可能让上述地区的磷虾密度下降至多80%。磷虾主要以冰藻等浮游植物为食,是包括企鹅在内的诸多南极动物的食物来源。由于全球气温变暖,南极一些地区冬季海冰形成时间延后,覆盖面积也缩小,而春季融化时间却向前推移,影响冰藻的繁殖,导致磷虾密度减少。研究人员表示,若磷虾的密度继续减少,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种群都可能随之衰退。

南北极地区目前正承受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双重压力。由于人类对极地观测数据的缺乏,以及近几百年人类对海豹和鲸的猎杀、对鱼类和磷虾的渔业捕捞,很难区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因此亟须开展人类影响之前极地生态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响应的研究。

过去7年来,孙立广、黄涛研究小组通过对现代和古代企鹅骨骼、羽毛的稳定氮同位素和加速器质谱碳14定年分析,进一步研究了东南极西福尔丘陵全新世以来阿德雷企鹅的古食谱,据此首次获得了东南极海域过去8000年来磷虾数量变化。他们发现,过去8000年来,阿德雷企鹅稳定氮同位素发生了明显波动,并与气候冷暖变化紧密相关。南极磷虾是一种喜冷水环境的南大洋食物链关键物种,对气候海冰变化极为敏感,气候温暖时期磷虾数量偏低,企鹅食物偏向鱼类,而偏凉时期相反,气候变化影响了企鹅食谱的变化和磷虾种群动态变化。

南极磷虾是企鹅的首选食物,企鹅组织的氮同位素变化间接反映了食谱变化。对比现代和古代企鹅氮同位素比值,现代企鹅氮同位素比值显著亏损,指示磷虾数量丰富。研究表明,近百年来气候变暖,但人类对南极海豹和鲸的猎杀导致磷虾天敌减少,从而使磷虾种群密度不降反增。这是人类活动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典型案例。

环南极大洋磷虾生物量达到10亿吨以上,是人类蛋白质资源的巨大宝库,该项研究表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都曾对南极磷虾及海洋食物链变化产生过深刻影响,这对评估未来南极气候变化下南极磷虾的种群动态响应及南大洋生物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