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阿拉伯帝国被谁灭了(蒙古人是怎样灭亡阿拉伯帝国的)

苦松 2022-11-20 11:00:03 0

蒙哥统治时期,蒙古人发动了一次对西南亚的远征,蒙古汗国的大军像滚滚波涛一样,第二次汹涌而来。蒙古再次来临,暗杀派的覆灭1256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的弟弟旭烈兀,统率大军,渡过阿姆河,向波斯挺进,在花拉子模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各个小王国,被这支大军扫荡得一干二净。波斯和高加索的一些小国,纷纷投降,

蒙哥统治时期,蒙古人发动了一次对西南亚的远征,蒙古汗国的大军像滚滚波涛一样,第二次汹涌而来。

蒙古再次来临,暗杀派的覆灭

1256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的弟弟旭烈兀,统率大军,渡过阿姆河,向波斯挺进,在花拉子模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各个小王国,被这支大军扫荡得一干二净。波斯和高加索的一些小国,纷纷投降,只有马赞兰地区的暗杀派,据守各个城堡观望。

11月,旭烈兀大军到达麦门迪兹要塞,晓谕当时住在要塞内的暗杀派首领鲁铿丁,若五日内投降,保证全堡人员安全,鲁铿丁采纳著名天文学家突尼斯人纳绥尔丁等人建议,率众出降,旭烈兀命鲁铿丁转谕暗杀派其他城堡守将归顺,100多个大小城堡相继投降,悉被捣毁,一个不留。

12月,蒙古军攻克暗杀派的大本营阿拉木图堡垒,将其夷为平地,堡内财物被劫掠一空,所有建筑被彻底破坏。旭烈兀与鲁铿丁一道回到哈马丹,随之,派使者到叙利亚,晓谕叙利亚的暗杀派诸城堡,令其献堡归降。旭烈兀利用鲁铿丁荡平暗杀派势力后,即欲除之,以绝后患。鲁铿丁在去朝见蒙哥汗途中,被旭烈兀派遣的护送军校杀害。

旭烈兀又将暗杀派人员分给各营,下令悉数斩杀,一个不留,虽在襁褓者,亦不幸免,其余各地的暗杀派,也被同样处置,残存无几。这个有令必行,随处刺杀,一度在各地的国王和平民中造成恐怖的极端派别,受到了致命打击。

暗杀派既灭,蒙古军下一个征服的目标就是巴格达了。旭烈兀致书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责备他未应旭烈兀之请,合击暗杀派。旭烈兀警告哈里发,不要以拳头去碰铁锥,不要把太阳当作灯火,他要哈里发拆除巴格达城墙,填平城壕,纳款投降,以保人民和军队安全,否则,蒙古军攻入城内,必贻后悔,哈里发支吾其辞。

兵围巴格达,最后的抵抗。

1258年1月,蒙古大军团团包围了巴格达,旭烈兀的抛石机,对首都的城墙进行了有效的攻击,有一个堡垒被打开一个缺口。旭烈兀有一个夫人是基督教徒,因此哈里发派景教教长陪同大臣阿勒盖米出城,谈判停战条款,但被旭烈兀拒绝,后来,他们提出警告,引证先例,说胆敢侵犯和平城或危害阿拔斯哈里发王朝者,将遭遇可怕的命运:

“如果杀害哈里发,全宇宙就要陷于紊乱,太阳就不露面,雨水就要停止,草木就不再生长。”

然而,旭烈兀对这些警告置之不理。

2月10日清晨,对于阿拔斯王朝来说,是一个不幸的日子。蒙古军终于破城,蜂拥而入,哈里发及其属下全体官员只得前来投降,但为时已晚,他们全被监禁起来。巴格达蒙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蒙古军疯狂烧杀劫掠七日,居民被害者数十万人,许多艺术珍品和华丽建筑遭到焚毁,和平城内无和平,一片废墟,遍街遍巷的尸体,数周无人掩埋,恶臭熏天,瘟疫蔓延,旭烈兀被迫撤出城去,好几天之后才重新进城。

旭烈兀可能打算把巴格达留做自己的驻扎地,因此,没有像对其他城市那样,加以彻底破坏,夷为平地。景教的大主教受到特别的优待,某些学校和清真寺幸免于破坏,并得到修复。蒙古人规定在聚礼日的祈祷词中不能提及任何哈里发的名字,这在穆斯林世界史上是破天荒的事件。

2月20日,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被装入袋内,纵马踏死,历时500余年的阿拔斯王朝遂告灭亡,阿拉伯帝国也随之寿终正寝。

灭亡的背后

阿拉伯帝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首先是政治上的分裂和离心。阿拉伯帝国是一个由军事征服起家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内部矛盾重重,纷争不已。最初的征服,有些是有名无实的,在这些草率的、不完全的征服之中,早已种下地方分权和群雄割据的祸根。阿拉伯人与非阿拉伯人之间,阿拉伯穆斯林与新穆斯林之间,穆斯林与顺民之间,都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1、内部不和

在阿拉伯人内部,南方人与北方人之间旧有的隔阂始终存在。无论伊朗的波斯人、东方来的突厥人、含族的柏柏尔人,都没有跟闪族的阿拉比亚人结合成一个纯一的整体。伊朗人念念不忘他们的古老的国家的光荣,从来没有服从新的政治制度,柏柏尔人随时准备拥护任何分裂运动,显示出强烈的部族情感和异族观念,叙利亚人在漫长的岁月中,总是期望有一个苏福扬人起来,把他们从阿拔斯王朝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伊斯兰教内部的离心力并不亚于政治和军事的力量,这种强大的离心力十分活跃,分离并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教派,如什叶派、伊司马仪派、苏非派、德鲁兹派、哈瓦利吉派、暗杀派,等等。这些集团中有许多不仅是宗教派别,而且是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它们掀起一次又一次的狂风巨浪,对帝国发起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和冲击,阿拉伯帝国被撕裂得七零八落。

其次是经济上的破坏和衰退。横征暴敛和专为统治阶级谋私利的地方政治,都削弱了农业和工业,统治者日益富足,广大民众却日益贫困,二者适成反比。连年累月的流血战争,耗尽了人力,以致许多耕地变成了荒地,下美索不达米亚的洪水泛滥,定期造成巨大破坏,帝国各地的饥荒,又加重了灾难的危害性。

2、天灾不断

在鼠疫、天花、恶性疟疾和其他热病的面前,中世纪的人们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这些传染病时常流行,使许多广大地区的人口大量减少,自阿拉比亚人征服亚非地区400年以来,阿拉伯语的编年史上,记载了40次以上比较重大的传染病的流行。国民经济的衰退,自然造成文化的衰退和创造性思想的窒息。

3、制度沦丧

再次是社会道德上的堕落和沦丧。由于社会生活的腐败,阿拉伯人的精力和道德都遭到了破坏,征服者的血液为被征服者的血液所冲淡,皇室里漫无限制的偏房、无数的异母兄弟和异母姊妹,不可避免地引起种种嫉妒和阴谋,再加上豪华的奢侈生活,经常的饮酒歌唱,这种种因素耗尽了家庭生活的元气,难免产生一代比一代懦弱的王室子嗣。帝国内阉人、纳妾、蓄奴弥漫盛行,男性颓废,女性堕落,社会道德日益沦丧。

4、异族强大

最后是外族的入侵和征服。阿拉伯帝国后期,外族入侵不断,帝国命运多舛,不绝如缕,先是波斯布韦希人和塞尔柱突厥人对帝国心脏的挟持,接着是十字军在帝国西部的肆意蹂躏,最后是蒙古铁蹄的驰骋横扫。

以游牧为业的蒙古人,刚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国家组织,国势兴旺,兵源广阔,保有视掠夺为荣耀的氏族遗风,作战骁勇强悍;蒙古骑兵,给养简单,行军时羊群随后,饥食羊肉,渴饮马乳,人有数马,轮流乘骑,来如天坠,去如电逝,很难防御;加之从汉族学会使用炮火和飞火枪等先进军事技术,如虎添翼;成吉思汗和旭烈兀均长于战术,善于用兵,常常出奇制胜。因此,阿拉伯帝国这位垂暮老人,难免丧生于蒙古铁蹄之下。

虽然铺天盖地的蒙古风暴给摇摇欲坠的阿拉伯帝国以最后的一击,最终将其彻底埋葬,但它实际上只不过起了推动作用。阿拉伯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如上所述,是其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希提所说:“跟西方的罗马帝国类似的情况一样,在病人已经气息奄奄,命在旦夕的时候,强盗们才明火执仗地打进门来,把帝国的遗产抢得一干二净。”

阿拉伯帝国遭到了蒙古人的毁灭,然而,跟塞尔柱人的先例完全一样,在穆斯林武力失败的地方,他们的宗教得胜了。在阿拉伯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蒙古伊儿汗国,最终承认伊斯兰教为国教,重新高举起伊斯兰教的旗帜,这一旗帜后来又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接了过去。伊斯兰教能够在中世纪迅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最年轻而又最富活力的世界宗教,这一盖世功劳,不能不归功于阿拉伯帝国。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