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2018俄罗斯飞船漏气,美俄卫星相撞对太空有什么影响

2023-07-27 20:20:12 0

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飞船遭遇陨石撞击后冷却剂泄漏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俄罗斯飞船舱内的温度已经升至50℃,已经不适合宇航员在里面工作,坊间传闻俄罗斯航天局或将派遣紧急救援。不过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最新披露的消息,飞船舱内温度已经下降,发动机也已经测试,目前虽然还在评估飞船损失情况,但暂时没有紧急返回计划!而

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飞船遭遇陨石撞击后冷却剂泄漏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俄罗斯飞船舱内的温度已经升至50℃,已经不适合宇航员在里面工作,坊间传闻俄罗斯航天局或将派遣紧急救援。

不过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最新披露的消息,飞船舱内温度已经下降,发动机也已经测试,目前虽然还在评估飞船损失情况,但暂时没有紧急返回计划!而据了解空间站的人士表示,国际空间站上俄罗斯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问题了,2018年还曾发生美国宇航员故意破坏的情况,这次与美国人有关吗?

事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莫斯科时间12月15日5点20分左右,俄罗斯宇航员普罗科皮耶夫和佩捷林正准备太空行走,已经全身穿戴完毕之后待在Poisk舱内将开始压力平衡工作,但此时被MS-22上发出的一个诊断系统警报给打断了。

舱外行走需要国际空间站一切正常时才能操作,因此国际空间站莫斯科飞行管理中心与NASA紧急分析报警原因,此后不久,地面观察人员发现原本用于舱外行走直播的摄像头发现大量雪花状物质正从MS-22飞船上飘出来。

俄罗斯航天局和NASA也确认是MS-22飞船的冷却剂出现了泄漏,随后俄罗斯航天局取消了舱外行走,为了确定问题的严重性,俄宇航员安娜•基基娜使用科学舱外的欧洲机械臂的相机拍照并拍摄了飞船的视频。并将视频发回地球供地面专家评估受损情况。

12月15日深夜俄航天集团载人航天计划执行主任谢尔盖·克里卡廖夫发布声明称,停靠在国际空间站的联盟MS-22号飞船出现的泄漏可能是微陨石击中散热器造成的,影响只限于仪表设备舱的温度可能出现变化。

比较麻烦的是目前空间站正好处在高β角度运行,一天24小时能照到阳光,这是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和阳光角度之间出现很小角度的状况,一年大约会出现2~4次,每次时间不等,这次是5天左右。

长期日照也会导致MS-22飞船温度上升,正常情况下有温控能力的飞船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MS-22飞船没有温度调节后温度可能会失控,就在16日深夜,俄罗斯消息人士表示,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俄罗斯“联盟MS-22”号飞船舱温因制冷系统故障已升至近50摄氏度,俄航天集团专家正在研究降温方法。

而据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由于调节舱内温度和湿度的飞船温控系统出现故障,联盟飞船上的仪器设备可能会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彻底失灵。不过俄航天局在后续发布的消息中表示,MS-22飞船的生活区的温度已经受到控制,目前温度在30℃左右。

另外在12月16日16点08分,俄罗斯航天局工程师成功测试了“联盟MS-22”号飞船的发动机,并表示MS-22飞船没有必要立刻返回,但俄航天局没有公布如何降温以及冷却剂泄漏是否会危及返回飞行,因为温度失控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事件,会危及到宇航员生命。

2018年的事故:究竟是怎么回事

俄罗斯飞船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泄漏”的情况了,早在2018年就出现过一次非常严重的事故,俄罗斯官方调查已经宣布结果,但NASA却不承认该调查报告给出的结论,一直到现在还在扯皮中。

空间站漏气:一坨胶水堵住泄漏点

2018年8月30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俄航天集团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对媒体表示,国际空间站8月29日晚间发生空气泄漏,空间站所有的宇航员都被动员起来查找漏气点,最后确认俄罗斯不久前对接的联盟MS-09飞船的轨道舱为漏气点,原因是其上面有一个大约2毫米直径的贯穿孔直通太空。

当时联盟MS-09飞船乘务组的指令长普罗科皮耶夫用环氧树脂封堵了这个漏气点,用环氧树脂堵漏的确是空间站应急状态处理的一个标准流程,所以这没毛病,漏气问题是解决了,原本认为调查很快就会出结果,但这一调查就是3年,而且到最近也没人承认到底是怎么回事。

故意打出的洞:匪夷所思的作案过程

早先俄航天局专家认为这个可能是微陨石击中船体的结果,因为在国际空间站在太空中运行,虽然被微陨石击中的概率很低,但还是存在可能性的!但随着现场照片的公布,就算是外行也发现,这个孔明显不是陨石击中的结果,而更像是人为的。

照片显示,一个贯穿“铝合金”的孔周围有很多断断续续的摩擦痕迹,但这个孔给大家的第一感觉完全不是所谓的微陨石贯穿孔,因为存在如下疑点:

1、微陨石向内高速穿透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会存在飞溅物,舱内会到处留下高速穿透后的飞溅的陨石以及金属融化残留物;2、在舱内贯穿孔的对拓点也没有找到穿入舱内的微陨石留下的痕迹或者本体;3、痕迹更像是用手枪钻打孔多次失败后终于打成功的“作案现场”;

陨石高速穿透并没有实际的案例,但却可以在地面模拟高速穿透后的现场,一般飞船材质大都是铝合金,被高速物体撞击后的铝合金表面是这样的:

一个7克物体以7千米/秒的速度撞击到铝板上

这个是没有穿透的“撞击现场”,如果是穿透的话大概是如下形状:

脆性材料与高强度材料被穿甲弹击中后的情况,内侧不是被“带走”一大块就是会因为穿透而在“弹孔”周围形成突起,这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在上图中毫无从外部进入和内部穿出的痕迹,因此俄罗斯航天局的专家确认应该是人为打孔所致。

是地面作案还是国际空间站后作案?

既然是人为作案事故,那么可能性就有两个,一个是飞船制造时就被人为打孔,另一个则是在对接空间站后才被打孔。就可能性而言,两个都存在,那么该如何确认呢?

国际空间站上漏气是一次非常严重的事故,因为如果出现大规模泄压事件,那么按空间站应急处理条例会在第一时间内进入飞船,之后会确认是否是逃离还是解决后再返回空间站,简单的说则是会危及宇航员生命的,所有有人要自杀吗?

联盟号 MS-09 成员组

假如这个孔是地面人员打的,那么这艘飞船又是如何经过真空测试的呢?因为飞船制造完毕后真空测试是最基本的检测步骤,如果有那么大一个孔存在漏气,显然是无法通过测试的,两个可能性都存在理论排除的逻辑,调查一时陷入僵局。

2019年3月份,俄罗斯航天局根据在MS-9飞船的轨道舱内发现金属碎屑以及痕迹继续展开调查,最后确认这些碎屑和痕迹是在失重状态下钻孔形成的,是6月6日MS-9飞船对接到空间站后产生的,也就是说这是空间站内人员所为!

这就让人想不明白了,难道在国际空间站中还有宇航员打算自杀吗?在国际空间站这个小团体中出现相互猜忌的性质是非常严重的!2019年9月,Roscosmos总干事德米特里·罗戈津 (Dmitry Rogozin) 宣布称俄方已经知道这个洞的来源,是空间站内部人员所为,但暂时不会公布消息。

2021年8月12日,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发布了专栏作者、科技记者米哈伊尔·科托夫的文章称,2018年“联盟MS-09”飞船漏洞事件另有原因,漏洞是在“零重力”环境下缺乏支撑的情况下钻出的,文章认为,“凶手”是当时空间站上的一名美国宇航员。

据专家分析,这名钻孔的作案人员对俄罗斯“联盟MS”飞船极不熟悉,钻了很多次,留下了大量的痕迹后终于钻出了一个贯穿孔,文章认为,钻出这个孔的嫌疑人则是搭乘“联盟MS-09”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塞丽娜·奥农-钱赛勒 ,她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尽快返回地球。

据俄罗斯媒体分析,美国宇航员塞丽娜·奥农-钱赛勒可能在轨期间患上了脑部深静脉血栓,这个症状可以简单理解为轻微脑血栓,行动能力不太受影响,不过可能会让人情绪不稳、急躁与没有耐心,从而导致作出不理智的行为,但就算再严重也不能破坏空间站设施、让整个空间站处于危险之中换来快速返回地球的操作吧。

这个无底线行为实在是让人太害怕了,但NASA坚决反对这个说法,11月30日,NSA局长比尔·纳尔逊在一份声明中称:

"These attacks are false and lack any credibility"

"I fully support Serena and stand behind all of our astronauts."

“这些攻击是虚假的,缺乏可信度”

“我全力支持瑟琳娜,支持我们所有的宇航员。”

这个扯皮事件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因为没有瑟琳娜进入MS-9飞船的监控录像,也没有其他证据表明她确实进行了如此操作,这个事件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到底是不是美国人的故意破坏

2018年漏气事件后,国际空间站舱段也曾多次出现漏气事件,多次发生在俄罗斯舱段,不过一般都是极其轻微的漏气,大部分都是因为长期运行的应力造成的细微裂纹,即使不处理也不至于造成泄压,因为自动调节机构就能保证空间站正常气压。

此次MS-22飞船的冷却剂泄漏确实非常诡异,由于美国人破坏飞船曾有过先例,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美国人又老毛病发作了,再次破坏起空间站设施来?

《三体》中章北海的行为:或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

有朋友认为,只要找到破损位置,看看有没有陨石残留就真相大白了!尽管这个方法有点难度,但不得不说,这个方法存在可操作性,只要一次舱外行走就能解决!

事实上《三体》中就会作案给出了一个思路,核聚变无工质推进的恒星级飞船支持者章北海,利用陨石子弹将支持工质几位元老一一射杀,因为作案现场在太空,子弹进入人体后碎裂,如果不仔细调查,根本不可能发现是人为,而是先入为主的认为是微陨石所致。

所以就算俄罗斯调查结果在散热器位置找到了陨石痕迹,属于“人为操作”仍然存在可能性,当然笔者这样猜想显然是阴谋论了,不过本文只为大家的讨论提供一种可能性!

延伸阅读:发射备用飞船最快得1个月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2月18日报道称,消息人士表示,俄国家航天集团将需要约一个月的时间来加速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联盟”号救援飞船,取代受损的“联盟MS-22”,但尚未就这方面作出决定。

要是国际空间站在这一个月发生严重故障还真是一个超级麻烦的问题,宇航员该如何自救呢?还是向中国空间站求救?

#头条群星10月榜#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近来天坛公园、故宫、圆明园等公园景区对未成年人免门票的消息不断传出,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记者今天下午从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市属公园中的9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全都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2023年08月07日 杂谈
  • 中国是礼仪之邦,除了有表示自谦的说法,还依然保留着许多错综复杂的辈分称呼,稍不留神就叫错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一些礼仪的省简,一些辈分称呼也将消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味一下中国最原......

    2023年08月07日 杂谈
  • 做所周知,身处于复杂的娱乐圈中,其实能真正能洁身自好的女星真的已经不少了!是不是纯洁的玉女之身,这也只有自己心中最明晓。最重要的是女性要爱护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心灵。但是有一些明明都被......

    2023年08月07日 杂谈
  • 上一篇《圣斗士星矢:远古篇第二章,盛世黄金》中说到,十二黄金击杀了玛雅神王,路西法和撒旦暂时选择撤退、寻求援兵,而星矢等人已经赶回了圣域。尽管祭坛座代为引荐,但众人仍然不能相信星矢等人是......

    2023年08月07日 杂谈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近日,网上热传着一则消息,辽宁丹东一新郎竟高调同时迎娶了两位新娘。但这终究只是场大“乌龙”。10月30日消息,当事酒店已经回应,新娘只有一个,两个名字......

    2023年08月07日 杂谈
  • 不管你相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你或多或少都对古墓存在着敬畏之心,这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们听过太多因对古墓不敬而招来不幸的故事。那么问题来了,古墓中真的会有灵异事件发生吗?想了解这个问题,我......

    2023年07月28日 杂谈
  • 在湖南省洪江市的湮上村,流传着一个诡异的传闻,每到深夜的时候,原本宁静祥和的村庄,就会响起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这诡异的敲打声不仅让人毛骨悚然,还会引来白衣女鬼。“那天晚上我刚躺下睡觉,就听......

    2023年07月27日 杂谈
  • 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很多匪夷所思的传说,那些从古老的文化中沉淀下来奇闻异事长久的在坊间传唱。激发了很多好奇人士的求知欲。那么民间流传的九大著名妖怪是什么?中国民间真实奇闻怪事还有哪些?今天......

    2023年07月27日 杂谈
  •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一个确定的时期来庆祝教师节,并多次以不同的时期来庆祝。那么教师节的由来是什么?是什么时候确定的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教师节的由来教师节的由来要从中国大......

    2023年07月27日 杂谈
  • 处理三头怪尸体在2015年的时候,在河北省的承德市隆化县荒地乡,一个叫马龙村的一个普通山村。发生了一件令村民人心惶惶的事情,怎么了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子内流传出了“三头怪”的传闻......

    2023年07月27日 杂谈
  • 我们知道中国有《百家姓》,不过这并不是代表着中国有一百个姓氏,意思是中国有很多姓,大部分的姓都是单字,比如说“赵钱孙李”等,不过中国还是有不少的复姓的,比如说上官......

    2023年07月27日 杂谈
  • 女王海伦·米伦能接这个本子我挺意外,73岁的老影后会对这种B级恐怖片感兴趣,可能只出于一个原因,她也是温彻斯特神秘屋的忠实粉丝。这栋诡异的建筑实在是太令人着迷了。这部作为恐怖片来说还不错......

    2023年07月27日 杂谈
  • 自古以来,长生就是许多人的目标,可至今为止没有人能够实现,就算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也是如此。有历史记载,中国最长寿的人是活了443岁的陈俊,这已经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了,但有传言,还有一个活了1......

    2023年07月27日 杂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