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如何评价动物世界弱者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给强者提供食物吗

2023-08-23 11:09:40 0

是的,弱者存在的意义就是给强者提供食物,这一点千真万确,要不它们怎么会有“弱”与“强”之分呢?但是问题可没这么简单,我们要更深入地理解,就要从“意义”开始入手。“意义”这个词很具有伪装性,给人一种永恒感和真理感,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你忘了给它加上主语。比如说当你说出“打”这个词的时候,很明显它没有传递

是的,弱者存在的意义就是给强者提供食物,这一点千真万确,要不它们怎么会有“弱”与“强”之分呢?但是问题可没这么简单,我们要更深入地理解,就要从“意义”开始入手。

“意义”这个词很具有伪装性,给人一种永恒感和真理感,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你忘了给它加上主语。比如说当你说出“打”这个词的时候,很明显它没有传递任何信息,因为你既不知道是“何人”打,也不知道打的“谁”。故事的三要素中强调要有“人物、情节、环境”,正是因为没有主体,我们就不能形成一个认知的概念。

是谁的意义,又是谁赋予的

同样,“意义”也必须有“主体”,我们知道了对象是谁,讨论“意义”才有意义。如果我们是站在食肉动物的视角,那么所有体型更小、更肥美多汁的动物都是自己的食物,它们的存在对于自己的意义当然就是“填饱肚子”了。而如果将视角切换成被捕食者呢?或许是植物,或许是更小的动物,它们的存在对自己的意义自然是“填饱肚子”,而比自己更大的动物存在的意义就只有“危险”二字而已。

当然,如果你用人类的视角,得到的答案可能就完全不同,比如澳洲草原上的狐狸与兔子,我们想到的可能是狐狸对兔子数量增长有控制作用,可以防备止它们将草啃完,导致草原上的生态失衡。

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生态平衡重要呢?归根到底还是保护生态符合人类的利益,我们才会给狐狸的存在赋予意义。事实上澳洲的狐狸就是人类引进用来控制兔子的,而“为祸草原”的兔子也是人类带到澳洲的。

如果你想从一个所谓的“真正客观”的角度来认识所谓的“意义”,那答案是让人沮丧的,我们找不到意义,因为生命本身是一种自发现象,它的一切表象与存在都是与自然交织的结果。

为什么强者会捕食弱者,很简单,因为环境中有一块可以吃的,吃了它就可以生存,那么自然要吃。

环境中的资源不就是拿来利用的吗?

如果你从生命的诞生史来看待,会发现一些更有意思的证据,比如复杂动物的起源真核生物最早的营养方式就是通过胞吞“食用”细菌与有机分子团而生存的,之后在吞入了蓝细菌并消化失败的情况下,才与之共生将其接纳为叶绿体,其中较成功的一支在后来进化成了繁荣的植物世界。

而那些没有获得自养的细胞则依然保持着“吞食”的方式生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有一支进化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拥有了更强的活动能力,最终这一类群被我们称为动物。

虽然与20亿年前的祖先已经完全不同了,但主要维持生存的手段本质上还是一样的——吞。只是动物会使用复杂的神经与运动能力去定向地选择“吞什么、怎么吞”。

就这一点来说,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并没有什么区别,二者之间本来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熊猫从食肉转为食草,所有食肉恐龙的祖先都是食草恐龙。如果某种动物既可以吃肉又可以吃素,那么决定它会向哪个方向进化的,只有环境中是肉多还是草多,是吃肉能繁衍出更多的后代还是吃草。

多数人没有认识到生命的发展是毫无意识的,它们会变成什么样,它们会成为吃什么为食的动物完全不受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生命在进化上的方向就像是泼在路面上的水,总能自发地“找”到通往更低处的路径。存在本身不是为了实现什么意义,“为了”这个词用在生命进化上时总是错的。

天然且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我们只有理解了生命的自发性,才能理解我们试图从研究动物界的“强者”与“弱者”中找到什么哲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不可能从人类的视角得出动物的意义,如果动物们可以说话,一定会对我们的不可一世的“客观分析”感到十分愤怒吧。

要说类比的话,“强者”与“弱者”的关系更接近于阶级矛盾。有一位千年思想家告诉我们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对于动物来说这种立场对立显得更加明确且牢不可破:一方要活就不能被吃,另一方要活就一定要吃你;谁都没有错,谁都想要活,“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单纯,且没有意义。

我是酋知鱼,欢迎关注!

自然界生物圈最重要的原则是平衡,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只要同处于一个时代的生物,它们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从群体上看,每一个物种的演化都是为了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每一个物种只要在某个时代存在,那么这个物种就是胜利者,就是强者。而弱者已经被这个时代淘汰了,只有强者才会生存下来,这就是自然选择。

而群体之间的强弱,其实也是一种自然平衡,比如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之间,我们可能会认为食肉动物是强者,食草动物是弱者。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食草和食肉动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没有强弱之分。如果食草动物增加,那么植被就会被大面积破坏,最终的结果就会导致大范围的沙漠化,最终会毁掉一块地区。

反之,如果食肉动物增加,那么食草动物与会减少,结果就是植被大面积生长,结果食肉动物也会减少,而植被的大量增加结果也会带来气候和大环境的变化,最终导致整个动物的减少。

所以,在自然平衡之间,食草和食肉都很重要,没有强弱之分。

我们再看个体,一个种群中,个体必然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造成了强弱之分。但实际上,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并不一定是强者最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强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优势,但在自然变化时,强者很可能也是最容易被淘汰的。

所以,自然界中强弱的机会是基本上平等的,自然选择中只有最适合的,没有强弱之分。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唐高祖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被大家所熟知的有陷入政治斗争的李建成、李世民与李元吉三人,以及英年早逝的李玄霸。李渊从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升任太原留守时,李建成和李元吉都留在河东,只有李世民陪在......

    2023年08月23日
  • 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座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现在流传这样一句话,叫做“五千年中国看西安,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一百年中国看天津”。这句话反映出天津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

    2023年08月23日
  • 十年前上班的公司,部门有个女孩子,姓操。没错,就是操家伙上的这个操。我是真的第一次遇到这个姓,不知道怎么称呼她好,小操?怪别扭的。好在她名字叫起来挺顺口的,公司的人叫她都避开了姓,只叫名......

    2023年08月23日
  • 华夏5000年历史中,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许多让人猜不透想不明白的谜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谜底已经被我们解开,但也有许多或许永远也解不开的“未解之谜”。和氏璧究竟去了何方?和氏璧是......

    2023年08月23日
  • 宜兴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紫砂陶有壶、杯、瓶、盆等上千个品种,其中紫砂茶壶不仅具有较......

    2023年08月23日
  • 说南京大屠杀是国耻之前,首先要意识到它是日本之耻,是人类之耻。南京的老百姓活得堂堂正正,配得上人间一切的美好生活。而那时的日军已与禽兽无异,以死谢罪前得说句“给人类添麻烦了”。说这是国耻......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远大前程》火了,带着上海滩的那些历史人物又火了一遍。最近我们这些历史爱好者,先后扒了永鑫公司的三大亨,霍天洪、张万霖、陆昱晟,其实就是上海青帮的三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霍天洪的......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唐高祖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被大家所熟知的有陷入政治斗争的李建成、李世民与李元吉三人,以及英年早逝的李玄霸。李渊从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升任太原留守时,李建成和李元吉都留在河东,只有李世民陪在......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鉖瓜鉎”,鉖瓜鉎就是我,是我的别名,也是我的“花名”。……有故事……本人的个子并不是很高,说老实话是有点“短”,是五短身材,有些很实在的老实人,就老老实实的说了老实话,叫本人做“婑冬瓜......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中华大地弥漫了炮火硝烟,面对敌人的屠刀,中华儿女进行了英勇抵抗,抛头颅洒热血。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在涌现出无数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中,杨靖宇的事迹令很多人都感动不......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诚邀,一缕英雄为您解答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于齐州济南。李清照氏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风以婉约著称,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之一,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出生于一......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庄子一生的事迹,流传下来的很多,但是可以考证的很少。他本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人,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学派创始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后世......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华夏5000年历史中,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许多让人猜不透想不明白的谜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谜底已经被我们解开,但也有许多或许永远也解不开的“未解之谜”。和氏璧究竟去了何方?和氏璧是......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