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白求恩是哪国人(白求恩是怎样来到延安的)

於玲珑 2022-11-13 19:00:02 0

1938年3月底的一天晚上十一时,毛泽东会见来中国帮助八路军抗战的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同他进行长时间的亲切谈话,谈到西班牙人民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的有关问题。

1938年3月底的一天晚上十一时,毛泽东会见来中国帮助八路军抗战的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同他进行长时间的亲切谈话,谈到西班牙人民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的有关问题。

在讨论建立八路军战地医疗队问题时,白求恩说,如果有战地医疗队,前线的重伤员百分之七十可以救治,毛泽东对这一点十分关注,热烈支持建立战地医疗队的提议。谈话一直进行到次日凌晨二时。

来中国之前的白求恩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医师。

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1923年,白求恩通过严格的考试,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

1926年夏天,白求恩感染上了肺结核。在治疗的过程中,他发明了“人工气胸疗法”,并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大获成功。1928年初,病愈后的白求恩回到加拿大蒙特利尔,成为麦吉尔大学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加拿大胸外科开拓者爱德华-阿奇博尔德医生的第一助手。

期间,他发明和改进了12种医疗手术器械,还发表了14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1931年夏,白求恩和美国费城皮林父子公司签署了特许专利协议,后者负责全权制造和销售由白求恩发明、并以“白求恩器械”命名的外科手术器械——这类器械共有22种之多。这些器械在当时处于极为领先的地位。1933年,白求恩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

1936年至1937年,白求恩来到西班牙,作为支持国际反法西斯志愿者投身西班牙内战。在此期间,他创办了一个移动的伤员急救系统,成了日后被广泛采用的移动军事外科医院的雏形。为了输血以抢救失血过多的伤员,他改进了运输血液的方法,在医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白求恩怎么来到延安的?

1937年,白求恩离开西班牙一段时间,回到美国和加拿大进行反法西斯宣传。按照计划,他本来是要回到西班牙的。

此时七七事变爆发。白求恩注意到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升级。考虑到西班牙虽然需要援助,但一批美国的医生已经启程去了西班牙,中国比西班牙更需要医疗援助。他也考虑到,在西班牙取得的战医疗经验,拿到中国一定有极大的价值。于是他决定到中国。

他通过一个国际援华委员会做好准备。1938年1月2日,他带着足够装备几个外科医疗队的设备和器材,乘坐“日本皇后号”海轮,从温哥华启程去香港。

1月20日,他抵达香港,三天后乘坐飞机到了武汉。2月22日,白求恩乘火车离开汉口,赶往晋察冀边区。他离开汉口十天后,有一些新闻记者发回美国消息,说他已经遇害了。

事实上,他离开汉口一天之后就到了郑州。在郑州,他又乘坐同蒲线赶往山西临汾,在那里,他赶上日军的轰炸,无法前行。

2月28日,白求恩遇到一位八路军的军官李少校(传记没有提及李的名字)。李少校用骡车运输粮食,也一起拉着白求恩的设备。他们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日军跟在他们后面不远。

3月4日,白求恩在河津度过他的48岁生日。3月10日,白求恩到达了韩城。在韩城,他等了一个多星期,才有西安派来的卡车,把他们接到西安。

3月底,他到达了延安。

白求恩与毛泽东的一面之缘

白求恩来到延安的第二天晚上,毛泽东在凤凰山麓的窑洞里亲切地会见了白求恩。这是他们仅有的一次会面。

白求恩来到窑洞门口,毛泽东迎了出来,紧紧握住他的手,把他请进窑洞。白求恩从贴胸的衣袋里掏出党证,郑重地交给毛泽东。毛泽东询问了白求恩一路上的旅行情况,又问到他过去在西班牙战地医疗的事。

白求恩告诉毛泽东:“根据我在西班牙的经验,如果能在战场上立即给伤员们治疗,我敢说,75%的伤员一定能得到抢救。这就是说,医疗队必须到前线去,到战壕附近去。”毛泽东对此非常感兴趣。

在谈到解放区的发展时,毛泽东告诉白求恩: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的暂时优势正在消失,解放区人民的抗日情绪越来越高。除了有训练的军队之外,共产党在农村组织了很多游击队。人民一起来,日本侵略者将要完全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谈话进行了3个小时。毛泽东的讲话,给白求恩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要到前线去,到晋察冀边区去:

一个军医的战斗岗位应该是离火线最近的地方。在那里,我将使75%的伤员迅速恢复健康。

白求恩有写日记的习惯。回到住处后,他把这次会见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我在那间没有陈列的房间里和毛泽东面对面坐着,倾听他从容不迫的言谈的时候,我回想到长征,想到毛泽东和朱德在那伟大的行军中怎样领导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从南方到了西北丛山里的黄土地带。由于他们当年的战斗经验,使得他们今天能够以游击战来困扰日军,使侵略者的优越武器失去效力,从而挽救中国。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毛泽东那样感动每一个和他见面的人。这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纪念白求恩》

接下来对事,我们都知道了。白求恩很快来到晋察冀边区,帮八路军建立起战地医院,制定了科学的医护制度,推广输血抢救伤员的手术,还为八路军培养了一批医护人员。

他对工作有着近乎偏执的严格要求和狂热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八路军战士对他的热爱。他和聂帅成为好朋友。

白求恩和聂帅一起接受采访:

但不幸的是,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1939年11月12日凌晨逝世。

12月21日,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将在一九四〇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写写《学习白求恩》一文,指出: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篇文章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后来和毛泽东的另外两篇同一时期的文章《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一起成了大陆民众都要熟读成诵的“老三篇”。白求恩的名字因此而在中国家喻户晓。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