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钓鱼

打窝真不是往水里盲目地扔诱饵

2023-08-02 23:40:03 0

打窝子,已经成了现在钓鱼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像钓鱼要用浮标一样,窝子也一定要打。尤其是野钓,在烟波浩渺的大水面,单凭那一两粒钓饵怎么能把鱼给吸引过来?确实挺难做到的。所以,我们要通过打窝子来诱鱼聚鱼。这个初衷肯定没错,但是打了窝子就一定能把鱼诱来吗?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能,一定能!持这种观点的

打窝子,已经成了现在钓鱼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就像钓鱼要用浮标一样,窝子也一定要打。

尤其是野钓,在烟波浩渺的大水面,单凭那一两粒钓饵怎么能把鱼给吸引过来?确实挺难做到的。所以,我们要通过打窝子来诱鱼聚鱼。

这个初衷肯定没错,但是打了窝子就一定能把鱼诱来吗?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能,一定能!

持这种观点的有很多新手朋友,更有很多叱咤江湖多年的老钓友。新手们对钓鱼一知半解,他们依赖窝料来聚鱼,老钓友们则是凭经验依赖窝料。

可事实上,窝料真的那么管用吗?真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吗?

我的经验是,窝料没有人们想的那么重要。我先举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例子。

我们钓鱼时都习惯性地先打窝子,然后静静地等待。

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你左等没鱼,右等没口,实在耐不住了,拿着一把竿子去几米外试试运气,也就是距离窝子几米远而已,嘿!有口了,还不止一口。

问题来了,如果打窝子能把鱼从很远的地方吸引过来的话,那这个现象怎么解释?我的解释就是窝料的诱惑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几米远的距离尚且不能把鱼诱过来,更远的距离就更别提了。

说到这里,我联想到那些诱人的窝料广告语了,什么通杀几百米之内的鱼,半个水库的鱼被钓光之类的。这太夸张了,即便那种窝料真的有效,也绝不会这样神奇。

我要强调的就是,窝料绝没有有些人想象得那么有效,也绝没有广告说得那么霸道。过分依赖打窝子甚至是造成“空军”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我们的窝料效果远没有我们想的那样好,只能使一部分过路鱼短暂地停留一下

钓鱼讲究方法和技术,如果靠窝子就能把鱼诱来,我们干吗还要研究如何提高上钩率、如何避免“空军”呢?

打窝子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它确实能起到诱鱼聚鱼的作用,但是单靠打窝子并不一定能把鱼诱来。

我打一个夸张的比方,在粪坑的上方绑上一张百元大钞,能把人吸引过去吗?不能。

因为粪坑人人避之不及,那张百元大钞又怎能被人发现呢?鱼也是,它们有自己喜欢的环境,这个环境之外的区域,它们是不屑于观察的,哪怕有窝料,它们也没有机会发现,就像是没人有机会发现粪坑上的百元大钞一样。

这是选择钓点的问题,有的钓点不用打窝子照样上鱼,这种现象几乎每个水库都有,究其原因,有人把它称之为“鱼道”,虽然我并不十分认同这个词,但是这是鱼喜欢流连的地方我倒是很认可。

此外,窝料的效果可以持续多久,它的影响力能扩散到多远,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鱼只有感知到了窝料的存在,才会聚拢过来。

大家再想象一下猎人打猎或动物捕猎的场景。

充当猎手的一方总会在猎物的下风处伺机出击,这样即使猎物的嗅觉再灵敏,也无法嗅到潜在的危险。

水,哪怕是静水也会有微弱的水流存在,这就意味着处于上游的对象鱼很难发现钓鱼网在下游投放的食物,只有更下游的对象鱼才有机会发现食物的存在,并且水流越急,“这里有食物”的信息传播得越远。

但是,我们平时所垂钓的水域基本都以水库为主,水库最大的水流是对流现象产生的水流,这种水流不大,食物的信息不会在短时间内传播很远。既然这样,窝料的诱鱼范围就值得商榷了。

我曾借助水下摄像头观察过鲤鱼、草鱼对窝料的反应。我在岸边经常有鱼群出没的地方打了一个重窝,用来观察鱼进窝后的状态,结果让我很失望。

那些以悠闲的姿态缓慢游动的鲤鱼、草鱼并没有争相进食,它们反应很平淡,甚至一半以上只是在窝料的上方若无其事地经过,完全没有反应,只有少数鱼翘起尾巴嘬上一两下后就缓慢地游走。

在此试验中,没有一条鱼是直奔窝料而去的,捡拾窝料的都是过路鱼。经多次观察,我得出结论:我们的窝料效果远没有我们想的那样好,只能使一部分过路鱼短暂地停留一下。

而我们能够钓获的就是这一少部分过路鱼中的某一两条而已。

这一发现给我提了个醒,只有做到让这一少部分鱼第一时间发现钓饵,我们的收获才会明显提高。怎样做到这点呢?我认为主要方法是窝饵分家。

如果用青玉米打窝,再用青玉米作钓饵,窝料和饵料就属于同一种东西。假设我们打了一百粒青玉米做窝,那么钩上的两粒青玉米被鱼吃到的概率只有2%——概率很小;假如用青玉米打窝,再用雾化效果比较好的面饵作钓饵,是不是面饵被发现的概率就大了?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比方,假如某一水域的鱼就喜欢吃青玉米,那就不能再用面饵垂钓了。

打窝子是有方法的。很多钓鱼网不讲究打窝的量,只是凭感觉盲目地打。已经开封的窝料带回去也变质了,打进去吧,总比扔到别处强……不咬钩?那是因为鱼没诱来,得打窝子……

总之,很多人认为,打窝子没毛病,多打没毛病。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窝料多了,即便窝饵分家,钓饵被鱼发现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在一小堆大米里发现一粒绿豆不难,在一大堆大米里挑出一粒绿豆就难了。

这就是所谓的“死窝”。

打窝并不能保证你万无一失,打重窝更有可能适得其反

总有人能给自己过量打窝找到理论支持:看人家某某大师整船打窝,那还能钓不到鱼?错了,如果大量打窝有那么灵验的话,人人都能成为钓鱼大师。

另外,你只看到了某某大师打重窝,却没看到他的目标鱼有多大,也没想过那种鱼的食量有多大,更没注意到某某大师要坚守多久,他的窝子面积有多大……

打窝,没有你想的那么灵验,重窝更没有你想的那么奏效。打窝不是往水里盲目地扔诱饵,打不好还不如不打,否则“空军”就离你不远了。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水库是指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在水库中钓鱼往往要比其他水域困难得多,原因是水库中不管是水情还是鱼情都非常复杂,但只要掌握鱼类的习性后水库钓鱼也能“大鲫大鲤”,下面一起来看一看水库中鲫......

    2023年08月08日 钓鱼
  • 鲫鱼是钓鱼人最常钓的淡水鱼类,俗称鲫瓜子、月鲫仔、鲫壳鱼等,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广泛分布于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尤其喜欢在水草丰茂的水域活动,下面一起来看一......

    2023年08月08日 钓鱼
  • 12月20日,一名六旬老人天未亮时独自到南宁市葫芦鼎大桥的桥底钓鱼,天亮后被发现身体已僵硬,经120医护人员到现场检查确认,老人已死亡。据家属反映,老人生前曾有心肌梗塞病史。20日上午9......

    2023年08月08日 钓鱼
  • 野钓是指在溪流、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中作钓,特点是水情复杂且鱼种类多、密度下、个体差异大,从调漂上看野钓一般都建议钓底、钓钝,原因是野生鱼的警惕性往往比较高,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野钓鲫鱼钓钝......

    2023年08月08日 钓鱼
  • 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儿时钓鱼的忆旧文章,文章里经常出现用缝衣针做鱼钩的情节,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忆旧文章的定律或是一种时髦,仿佛如果不这样写就体现不出从前钓鱼的真实,体现不出那时生活的艰苦。这样......

    2023年08月08日 钓鱼
  • 只要是个537钓鱼网都明白,其实所谓的“小药”,无非就是添加到饵料当中的一种“添加剂”。不可否认,它确实能改善饵料的质量,但根据钓友们的反馈,现在市面上的钓鱼小药,80%都是骗人钱财,一......

    2023年08月03日 钓鱼
  • 这世上真的是无奇不有,大家相信吗?2011年,浙江省东阳市有位渔民在水库钓鱼的时候,意外钓到一条78斤的青鱼,结果过了2天后,这条青鱼居然卖出了 3000元高价。这听起来是不是让人觉得有......

    2023年08月03日 钓鱼
  • amp;f=#王者之战#王者之战快乐垂钓B组小组赛的赛事将于2022年6月26-29日正式开始。A组的比赛结束已有一段时间,钓友们看过之后吐槽最多的莫过于一场垂钓比赛变成了“抽鲢鳙大战”......

    2023年08月03日 钓鱼
  • 鲶鱼是鲶形目的统称,别称塘鲺、鲶巴郎、胡子鱼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喜栖息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底层,肉食性,主要以鱼、虾、底栖动物、蠕虫、动物尸体等为食,下面来看一看鲶鱼吃钩什么......

    2023年08月02日 钓鱼
  • 蚯蚓是寡毛纲下属环节动物的通称,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喜栖息在黑暗、潮湿、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自古以来就是备受钓鱼人青睐的“万能钓饵”,下面来看一看蚯蚓钓鱼什么时候提竿吧!一、适......

    2023年08月03日 钓鱼
  • 想必钓获大鱼是多数钓鱼人的追求,因为那种遛鱼的感觉总是让人沉迷其中,不过想要在自然水域中钓获大鱼,常常是非常困难的,好在大物黑坑的出现,这让我们有了和大鱼“搏斗”的契机。在类型众多的黑坑......

    2023年08月02日 钓鱼
  • 库钓草鱼这么打窝,一根竿够你爽,钓友:诱鱼超快。眼下五一就要来了,各位钓友是否已经迫不及待了呢?翻翻日历就会发现,节假日里边又刚好处于立夏时期,所以喜欢垂钓大草鱼的朋友,现在就可以准备好......

    2023年08月02日 钓鱼
  • “我去,破百了”!这是在场其中一个钓鱼人的声音。近日,湖北一钓鱼人在野河垂钓,目标守钓底层大鱼。守大鱼嘛,过程很简单,打窝、续窝、抛杆入水,等浮漂站稳,然后就是:等!也许是常期的做窝,平......

    2023年08月02日 钓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