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

什么动物吃兔子(哪动物喜欢吃兔子呢)

仍昆谊 2021-12-23 15:00:04 0

一般肉食动物都会吃兔子,如黄鼠狼、狐狸、狼、豹、虎、狮、狗、鹰、豺等。不过,野兔在澳洲很少受到天敌的制约。

澳大利亚是全球外来物种入侵的重灾区,这一点在国际上也是出了名的。澳洲大陆上原本没有野兔,自从1859年英国的农场主将野兔放养到澳洲后,一场几乎不受限制的繁殖扩张就由此拉开了帷幕。

澳洲野兔

野兔在澳洲很少受到天敌的制约。虽然狐狸和野猫能够捕杀一定数量的野兔,但是野兔奔跑速度很快,走位机动灵活,捕食者往往会耗费很大的精力,而且成功率也不高。相比之下,狐狸和野猫更倾向于猎杀行动缓慢、更容易捕获的有袋类动物,消耗的能量成本也更低。

少了天敌的制约,兔子在澳洲很快就泛滥成灾了,几乎遍布整个澳洲大陆。到了1926年,全澳洲的野兔就已经突破了100亿只,这给澳洲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土著物种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冲击。

在澳洲的食物网中,野狗是最顶级的猎食者(上图中只有有袋类动物是本土物种,其他均是从国外引进的)

那么问题来了,通过“吃”能解决掉泛滥的野兔吗?

澳大利亚有2500多万人,仅仅通过吃的方式还真不一定能解决掉兔子带来的隐患。如果要吃掉这些兔子,首先就要将其猎杀,这背后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必然很大。从效率上来看,如果真有烹饪兔子的时间,反倒不如用来继续猎杀野兔,这样的杀灭效率才更高。

在澳洲政府和当地民众的“围追堵截”下,野兔的数量已经得到了一定控制,目前的数量估计在2亿只左右。不过即便如此,野兔的数量依然是澳洲人口的8倍左右,如果澳大利亚全民每天吃一只野兔,那么也需要花8天时间才能吃完。但问题是,野兔不可能整整齐齐排成一队,任人宰割,这中间要考虑到猎杀效率的问题。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最有效的杀兔方式是毒杀,但是如果采用这种方式,野兔就不适合食用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相比之下,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还是射杀诱捕,这也是澳大利亚本地居民所采用的传统猎杀方式。

在维多利亚,当地政府曾拿出巨额奖金请赏金猎人帮忙清除野兔,结果在两年时间内就杀死了180万只野兔。而在新南威尔士州,“杀兔战绩”更加辉煌,当地人一鼓作气就射杀了700多万只野兔。即便如此,野兔的数量还是不见减少,因为在人们猎杀的同时,野兔也在快速繁殖。

野兔有2个子宫,繁殖能力相当强悍。在食物条件充足的情况下,一只雌兔每年可以产4~6窝幼崽,每窝幼崽的数量有5~8只。更要命的是,新生幼崽只需要经过短短3~5个月的生长就能够发育成熟并进行下一轮的繁殖,堪称“生育机器”。

不同时间段野兔在澳大利亚的分布范围

无论是射杀还是诱捕,效率都非常低下,根本无法控制住野兔的种群数量。直到1950年,澳洲政府才开始转变思路,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消除兔灾。

澳洲的生物学家从美洲引进了一种粘液瘤病毒,这种病毒依靠蚊子传播,对澳洲本土的其他野生动物无害,在当时被认为是消灭野兔的“杀手锏”。在莫雷达令河盆地,感染上粘液瘤病毒的野兔死亡率达到了99%,消杀效果非常明显。到了1952年,整个澳洲大约有95%的野兔都被消灭了。

感染粘液瘤病毒的野兔

可惜好景不长,幸存下来的野兔逐渐产生了粘液瘤病毒的抗体,致死率逐渐下降到了40%,野兔的数量又开始回升,到了90年代已经恢复到了6亿只左右。

为了防止灾难再次上演,科学家又引入了兔出血性病毒(RHDV),这种病毒能够在48小时内杀死野兔,致死率能够达到90%。在新型病毒的“助力”下,野兔的数量最终被控制在了2亿只左右。

但这种新型病毒也有一个缺点:其传播媒介是果蝇,在气温低、雨水充沛的区域一般不会有果蝇分布,因此这种病毒的消杀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无论是粘液瘤病毒还是兔出血性病毒,被感染的野兔往往都伴随着严重的组织病变,尸体容易腐烂发臭。即便不考虑安全隐患的问题,腐烂的肉体、腥臭的气味也同样会让人难以接受。

除了引入病毒,也可以引入兔子的天敌,这同样也属于生物防控的范畴。但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引入的天敌并不会专门以兔子为食,澳洲本土的珍稀野生动物(尤其是特有的有袋类动物)往往会成为更大的受害群体。

澳大利亚特有的珍稀有袋类动物:兔耳袋狸

以野猫的引入为例。在澳大利亚,野猫的数量大约在200~630万只左右,这些野猫行动诡秘,善于隐藏,是天生的捕猎高手。无处不在的野猫威胁着斑杜鹃、食蚁兽、兔耳袋狸、黑椒岩袋鼠等100多种澳洲本土物种的生存。澳大利亚的专项调查员表示,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种哺乳动物的灭绝和野猫直接挂钩。

澳洲野猫

野猫的引入非但没有消灭野兔,反而还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澳大利亚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估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野兔和野猫依然会横行在整个澳洲大陆,这场“外来物种防控战”注定是一场长期战争。

总之,无论是传统的射杀、诱捕、毒杀还是引入天敌,这些手段都没能彻底解决掉失控的野兔,用“吃”的方式就更加难以“胜任”了。

不过话说回来,澳大利亚人确实很喜欢吃肉,但更倾向于食用鸡肉、猪肉牛羊肉。在2014年,澳大利亚的人均肉类的消费量高达90.21公斤,居世界第一位。另外,澳大利亚的养殖业和畜牧业非常发达,是全球的肉类生产大国,因此澳大利亚并不缺少肉类产品。

对澳大利亚人而言,即便是养殖的兔子也不是理想的食材,更不用说是携带多种病菌的野兔了。因此,把野兔送上澳大利亚居民的日常餐桌并不现实,可行性也不高。

但如果在中国,兔子的命运就需要另说了。尤其是在四川,每年大约有3亿只兔子被送上餐桌,平均下来每秒钟就有9只兔子被消费。据统计,四川的兔肉消费量占全国市场的70%,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吃兔大省”。

四川兔子的养殖产量约有2亿只左右,另外1亿只需要依靠外省调运甚至从国外进口,比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但这些兔子基本都是人工养殖的,品质有保证。

虽然澳大利亚的野兔成了一个祸害,但是“四川胃”也救不了场,这同样也是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量——进口澳洲野兔并不是明智之举,野兔携带的病菌、寄生虫(比如日本血吸虫、脑炎原虫、肝片原虫等)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还有可能会进一步传播病原,给我国的本土物种带来致命影响。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