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感动中国人物氢弹之父于敏

2023-08-23 19:42:22 0

1937年,11岁的于敏刚学会骑自行车,日本人就开着一辆吉普车迎面撞来,于敏躲避不及,连人带车被摔倒,日本人大笑扬长而去。这事发生在当时的天津,如果是发生在偏远乡村,于敏很可能就没命了,如果这事儿发生了,那影响的可不只是于敏自己,还有几亿中国人的安全。于敏从小酷爱唐宋诗词,他最崇拜的是诸葛亮和岳飞,

1937年,11岁的于敏刚学会骑自行车,日本人就开着一辆吉普车迎面撞来,于敏躲避不及,连人带车被摔倒,日本人大笑扬长而去。

这事发生在当时的天津,如果是发生在偏远乡村,于敏很可能就没命了,如果这事儿发生了,那影响的可不只是于敏自己,还有几亿中国人的安全。

于敏从小酷爱唐宋诗词,他最崇拜的是诸葛亮和岳飞,一心想成为他们这样的英雄为国为民。他从小就是学霸,门门功课第一,尤其是在物理方面,连一向严厉的导师张宗燧都夸他,“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后,23岁的于敏从北大毕业,他以量子场论作为研究方向,完成了《核子非正常磁矩》的研究论文,在物理界崭露头角。

更牛逼的是,1957年,未来将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朝永振一郎抵华访问时,当他听了于敏了关于核物理的报告后,有点被“吓到”,忍不住问,于先生是从哪所海外大学毕业的?

于敏幽默地回答说,“在我这里,除了ABC之外,基本都是国产的!”朝永振一郎更加吃惊,忍不住连连称赞。

还有一次,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到北京作学术报告,当他刚把实验流程介绍完,于敏就说出来这个实验过程的分支比大约是多少,并在手心上写着这个数字。

等实验结果出来,果然不出于敏所料。身旁的物理学家何祚庥很好奇,这是一个很稀有的反应过程,于敏为啥能知道?

其实这就是于敏的高明之处。一般物理学家的水平表现在对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上的掌握,而于敏很善于“粗估”,大意就是通过现有的理论和学术成果,来推导、模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比如有一次,外国报道了一个重要元素数据,但是要验证这个数据是否正确,搞实验得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和大量金钱,但于敏用他的“粗估”方法,2天推导出这个数据是错误的。

后来外国做了实验证明,那个外国报道的数据果然是错误的!

1960年,我国开始研究氢弹技术理论,34岁的于敏放弃掉自己的专业和成绩,隐姓埋名,投身于自己并不感兴趣、更艰难的学术领域。

他说,“我深知这件事情的重要性,面对这样重大的题目,我不能另有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现代化建设之中,我也就很欣慰了。”

最终,在于敏带领下,我国设计出中国第一代核武器的方案。曾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有2种氢弹构型:

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是比美国的设计更巧妙、首爆氢弹体积更小、能够长期保存的中国“于敏构型”。

1966年,我国进行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为了确保拿到测试数据,40岁的于敏顶着戈壁滩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以及强烈的高原反应,半夜爬到102米高的铁塔上,亲自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

第二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那它的威力有多大呢?上一波数据:

距爆心投影点400米的钢板被烧化,十公里以内的动物当场死亡一半,700米处的轻型坦克被完全破坏,冲击波将距爆心投影点近3公里、重约54吨的火车吹出去18米,14公里处的砖房被吹散……

消息传到法国总统戴高乐那里时,气得他把原子能总署的科研人员狠狠地骂了一顿:为啥你们搞不出来,让中国人抢在了前面?

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有于敏,氢弹研发成功,同事们推于敏为“首功”,所以他才有“氢弹之父”的称号。

但于敏却婉拒了这项美誉,他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有了“大杀器”氢弹作为后盾,加上外交上的努力,1971年,新中国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五常席位,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1984年,58岁的于敏又开始在西北高原继续研发第二代、第三代核武器,不是研究就是搞试验,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几年来,光是高原反应,于敏就休克了3次……

但他清楚地记得,多年前,他曾在这片戈壁滩上大声朗诵“不破楼兰终不还”。

每次核试验,于敏和同事们压力都很大,为此,他们通常会你一句我一句背起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一刻,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他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奋斗,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此后几年,于敏带领团队,又突破了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而达到这一水平,美国、苏联用了上千次,法国用了200多次,我国只用了45次。每次核试验都需要极为稀有的材料,金钱和时间成本巨高,这意味着,于敏为国家省下了一笔天文数字的金钱。

2019年,93岁的于敏走完了光辉的一生。当时有一副挽联写道:

于家为国铸重器,宁静致远宏谋动天地;

敏思笃行创伟业,科学求实精神炳千秋。

曲江家学,努力做到不搬运,也不罗列,真诚而又明了地回答您的问题。


于敏作为核物理学家,最厉害之处在于从仅仅知道“氢弹造得出来”这个结点,完成了所有跟氢弹有关的理论及数理模型的基础建构。这使得我国在氢弹研究和制造方面,走上了几乎完全自主研发而且在很多关键技术上弯道超车的道路。

这个对于我国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于敏在物理学方面也是堪称天才般的存在。但这个成就,最主要的支撑在于国家有这个决赛和这个动员所有资源的能力来完成氢弹的研究,于敏相当于是那个统筹者+临门一脚完成者。

如果要从物理学史的成就和地位来看,我们也不能自我夸大这个成就。

包括于敏先生本人在内的我国很多物理学家也都认为,物理学的研究最难最可贵的还是从有到无的突破。因为只要知道这道题一定可解,那么剩下的就是坚持找思维路径解决的事情了。

很多很多的物理学研究,其实都是消耗了好几代人的时间生命,然后得出一个研究不出来的结论而已。

但这种愿意投身于未知性和开创性的研究,才是我们国家最终能不能达到领先的关键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一直在呼吁我国要改革这种只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模式,要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回答完毕,一家之言,抛砖引玉!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此时此刻,在你的脚下踩着的是什么呢?根据你现在所站的位置,它可能是泥土、岩石或者是草地。但你脚下到底是什么?如果你直接挖下去,你会发现什么?你能挖多远?你真的能给中国挖个洞吗?研究地球及......

    2023年08月23日
  • 提起“平安夜”,必须得说“圣诞节”,自然也就少不了“耶稣”,因为这三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平安夜”是西方的节日,它的本意就是“平安”和“祥和”的象征,它本来是特指圣诞节的前一天,也就是......

    2023年08月23日
  • 中国未识别民族,指的是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未获官方承认的民族。中国现还有百来万未认定民族的少数民族,多在贵州,四川,西藏,如......

    2023年08月23日
  • 1937年,11岁的于敏刚学会骑自行车,日本人就开着一辆吉普车迎面撞来,于敏躲避不及,连人带车被摔倒,日本人大笑扬长而去。这事发生在当时的天津,如果是发生在偏远乡村,于敏很可能就没命了,......

    2023年08月23日
  • 题主你好( ^_^)/我是酷酷滕滕Sax,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关于朗朗和他父亲朗国任的故事。音乐🍁️学习音乐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朗朗的父亲有着超出常人的思维,有些人说他是在赌,我有另一种......

    2023年08月23日
  • 中国未识别民族,指的是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也可能是指民族辨析尚且不明晰而未获官方承认的民族。中国现还有百来万未认定民族的少数民族,多在贵州,四川,西藏,如......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为什么用九头鸟来形容湖北人是褒义还是贬义你心中湖北人是啥样?答:本人就是一个标准湖北人;“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脍炙人口的顺口溜让其他地方的人,见到湖北人就脱口而出。而将湖北人用......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红楼梦》中,若说谜团最多的人物,秦可卿绝对榜上有名,甚至名列前茅。秦可卿近几年成为红迷中的热点讨论对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某红学家对其的一番索引,关于秦可卿,她身上的谜团实在太多。比如为......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一首哀婉凄楚的歌——周璇的一生身着一身绿色丝绒旗袍,带着白纱手套的手,捧着一束散发着芳香的玫瑰花。珍珠项链,在柔和的灯光下闪烁,苍白素净的脸上薄施脂粉,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朦胧的睡眼……她......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您好,复兴号就是动车组,他还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标准动车组,请注意,这里有个区别就是中国标准,他的生产是按照中国标准进行建造的,国产化率很高。“复兴号”实验时速最高达400公里,但目前实际运......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第一张黑洞照片和第一张外星人照片,你更希望看到哪一张?对于有选择困难的朋友来说,黑洞与外星人之间似乎很难选择,因为哪个都想看!但这是一个单项选择题,只能选一个,当然我们只能选技术难度更大......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首先景观设计要求的综合性能力非常高,一定不要认为会画个素描、会建模会后期就是会做设计了。基础要学,不管是手绘还是软件软件,玩的多6都只是表达你的方案,会方案是设计的根本!下面从理论基础与......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 此时此刻,在你的脚下踩着的是什么呢?根据你现在所站的位置,它可能是泥土、岩石或者是草地。但你脚下到底是什么?如果你直接挖下去,你会发现什么?你能挖多远?你真的能给中国挖个洞吗?研究地球及......

    2023年08月23日 杂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