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典籍里的中国之徐霞客的传奇人生

2023-08-07 00:56:28 0

一一个零零后的孩子说:“我现在游过的地方,比徐霞客到过的地方还多,国内各省都游遍了,日本、欧美也都去过了,如果徐霞客在世,应该佩服我了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来是中国治学修身所奉行的方式。现在,带孩子旅行以开阔视野也是很多父母培养孩子的选择。由此,这样的孩子太多了,还未满20岁,已经有条件到处

一个零零后的孩子说:“我现在游过的地方,比徐霞客到过的地方还多,国内各省都游遍了,日本、欧美也都去过了,如果徐霞客在世,应该佩服我了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来是中国治学修身所奉行的方式。现在,带孩子旅行以开阔视野也是很多父母培养孩子的选择。由此,这样的孩子太多了,还未满20岁,已经有条件到处打卡了。有人甚至认为,好玩的地方都去过了,再过几年,我还能到哪里?哪里还能吸引我呢?

是的,在当今交通通讯条件下,徐霞客的足迹所至,已经不算什么了。就是他所辗转求索的山脉水文也可以在卫星云图上一目了然,所经历的奇闻轶事也可以由度娘更丰富的提供,足不出户也可以阅知天下。

就是在今天,旅游比起读书来得更加轻松愉悦。一些人未必读过万卷书,却已经“行过万里路”,旅游的分量反而变轻了。当“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到家什么也不知道。”类似的戏谑轻薄了严肃的“行万里路”后,有一种低沉的声音,提示我们有必要亦步亦趋的去拜望“游圣”徐霞客。

如果把徐霞客作为了旅游的符号,或是自诩为“霞粉”,抑或是要以“行万里路”来修身,那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徐霞客的名山境界,也才能明白中国为什么要尊徐霞客为“游圣”。徐霞客又为什么能跻身于世界名人。

“由西峡逆流入,一里,居庐乃尽。随峡北转,峡甚深仄,而止通一水,得无它迷,然山雨倾注,如纳大麓,不免淋漓。”

这是徐霞客游历永平宝台山途中,从厂街随水寻路时的一段经历记述。徐霞客进入永平后,多次迷路,多次遇雨而浑身湿透。深山老林,迷途遇雨,徐霞客内心世界的风景返照是:如纳大麓。这也是徐霞客旅游境界的最好描述。

“纳于大麓”来自中国一个古老而经典的故事,也是修身成功的经典范例。

《尚书.舜点》记载:中国远古明君尧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极为慎重,他怕所托非人,殃及江山社稷,祸害黎民百姓,于是用了各种方法从多个方面考察他拟定的接班人舜。

尧为了考察舜的心智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适应力,就让舜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进入深山密林,看舜能否战胜得了自然中的各种考验。惊雷、暴风雨、黑暗、密林、毒蛇猛兽,人要战胜这一切需要有顽强的心智和卓越的能力,否则就会迷失在浩瀚森林中。天亮的时候,舜神采奕奕的回到尧的身边。舜“纳于大麓,烈风暴雨弗迷。”尧决定把帝位传给舜。

舜是上古帝王中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的功劳为九州一统,华夏永续奠定了基础,是对中华文明极有影响力的帝王。他一生的修为十分符合儒家“格、致、正、诚、修、齐、治、平”的修身八目。也是历代贤达尊崇“内圣外王”的典范。《史记.五帝本纪》中记到: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 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考察舜,从四岳举荐舜开始,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与舜为妻,考察他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情况。同时尧又派了九个男子与舜相处,考察他的能力德行。这样全方位的立体考察,持续了三十年。最终尧用“纳于大麓”来考察舜的能力和心智,“纳于大麓”等于是尧对舜帝王教程的毕业考。“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决定以舜为接班人。舜五十岁开始“摄行天子事。”六十一岁登上帝位。

在舜的治理下,九州统一,四海升平。由此开启了中国的明德之治,也奠基了中华的文明本源。打开整部《史记》,开篇为《五帝本纪》。太史公在《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虽然是介绍五帝,但大量篇幅都用来介绍舜,突出记载了尧考察舜的事迹。

后来著名的岳麓书院化用了这一经典,作成天下名联:“纳于大麓;藏于名山”。

徐霞客登临佛教名山宝台山,深山迷途,大雨浇身,身处逆境的时候,想到的是舜曾经历过烈风暴雨的磨练,最终匡助他成就伟业。徐霞客以此开释激励自己,可见他深厚的学养和开阔的襟怀。

宝台山是徐霞客西行的名山信仰。宝台山藏迹于茫茫原始森林,路途艰辛,徐霞客把它看做是达到信仰的考验。他在山脚路过厂街。厂街繁华,有酒肉卖。徐霞客很想吃顿酒肉,几天来,每天步行数十里,体力付出都很大,生活又都极为清苦。但是,为了即将上宝台山参佛拜寺,尊重佛家戒律,徐霞客坚持着吃素,以示对名山和信仰的尊敬。

舜是徐霞客最尊敬的先贤。徐霞客在云南丽江留下了一篇《山中逸趣跋》,是他为木增土司所写的《山中逸趣》所题写的跋,此文手稿最初由丽江木府所藏。这篇跋并没有收录到《徐霞客游记》中,是几经周折后,才呈现给世人的一篇精彩文章,也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徐霞客关于山水、人生、社会治理的一篇哲理性跋文。文章是徐霞客用篆文写的,辨识起来特别不容易,它是经过许多古文大家考证后呈现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文章,也是徐霞客留给云南的珍贵文物之一。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文章或许与徐霞客的原意还有一些出入,但是就目前能辨识的内容,就已经十分厚重了。因此,我在此文中做了全文摘录,它对我们认识徐霞客的旅游境界具有很大帮助。

山中逸趣跋

自两仪肇分,重者为地,重之极而山出焉。以镇定之体,奠鳌极而命方岳,但见其静秀有常而已,未有能受之逸者。敦知其体静而神自逸,其迹定而天自逸。彼夫逃形灭影,塿坯湮谷,曾是以为逸乎,穸直与山为搆者也。进而求之,伊尹逸于耕,大公逸于钓,谢傅逸于奕,陶侃逸于瓸,逸不可迹求,类若此而大舜有大焉。其与木石居、鹿豸游者谁,其逸沛然决、莫能御者又谁。迹野人求之市,复迹大舜求之不得,是所谓真逸也。千古帝皇,莫不以舜为競业,自乃鼓琴被袗,其得力于深山者固趣。但自有虞以后,山川之劳人亦久矣。神禹以之胼手胝足,秦人因之驱石范铁,焉睹所谓逸。乃丽江世公生白老先生,夙有山中逸趣者何?非天下皆劳,而我独逸,天下俱悲,而我欲趣。即以天下之劳壤还之天下,而我不与之搆;以我之镇定还之我,而天下阴受其庇。与山之不能相者,我欲迹之。是山非天下之山,乃我之能镇能定之山也;多山非我一方之山,乃天下之山,而为镇能定之山也。故文章而觕石者,逸为出岫之卷舒;雪影而飞絮者,逸为天半之璚玉:泉静而滥觞者,逸为左右之逢源;志情而宫商之音,逸为太始赋形;而金石之宣,逸为钧天。先生此集,所以卷纶藏密者,与莘渭各异,而镇意念之心,故悠然迹外。即纳之大麓,又何与于舜庭之飏歌。垂承则能赍天下于春台者此趣,能翔太穌于寰宇者此趣,而山中云乎哉?然必系之山中者,所以奠鳌极而瀌方岳也。弘祖遍觅山于天下,而亦乃得逸于山中,故喜极而为之序。

崇祯己卯仲春朔旦,江左教下后学徐弘祖霞逸父顿首拜书于解脱檀林

文中谈到:“千古帝王,莫不以舜为兢业,自乃鼓琴被袗,其得力于深山者固趣。”

舜被徐霞客推崇为千古帝王之最。他认为,舜的修为来自于他深深感受到了山川本来的逸趣。从山脉的形态中悟出了人的修为之道,上升到君王之道。

徐霞客说,对于山脉,一般人只是看到了它沉静秀美的姿态,并不能感受到山的超脱飘逸的内在神采。山来自于天地两仪的肇分,它是鳌身演变来支撑天地的力量,只有它的安泰才有了天空的超脱,云朵的飘逸。所以,历代先贤都在深山中隐逸摹形,修炼自身。如伊尹、姜太公、谢安、陶潜等,虽然以耕、钓、奕等不同的呈现形式来隐逸,但都是在沉静中修炼,成为大才之流。

若要论起他们中最出色的,还是舜。舜才是真正从山川中修悟到精髓的人。

舜与山川木石、虎狼同游,所获取的智慧让他获得了强大的能镇能定的力量,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最终,舜成为了一个像山一样使得国泰民安的杰出帝王,这才是大逸。

但是,很多人都悟不到这种智慧。一些君王驱驰百姓,民生劳苦,并不是自然正道。天下正道该是:即以天下之劳壤还之天下,而我不与之搆;以我之镇定还之我,而天下阴受其庇。

徐霞客所倡导的国泰民安、爱惜民力的民本思想,在封建社会是很有进步意义的管理哲学。

徐霞客谈到他为什么要选择游历山水的人生形式,这是认识徐霞客的关键。有人说,徐霞客是失意于政治,寄情于山水以自遣;也有人说,徐霞客抛家舍业,浪迹天涯,放荡潇洒。而他说:非天下皆劳。而我独逸,天下俱悲,而我欲趣……与山之不能相者,我欲迹之。

徐霞客已然感受到他所生活的大明王朝已经民力疲惫,朝廷腐败。一种浮华流气虚笼在社会,实事求是,镇定人心的力量无处可寻,因此他转向了山川,想以此影响世人,寻找如山一样能镇能定的力量。

在整部《徐霞客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徐霞客在访名山的同时,也在访名人,企图在那个大厦将颓的时代寻找治世力量。在他眼里访山如访友,访友如访山;山如人,人亦如山。

即纳之大麓,又何与于舜庭之飏歌

高山大川如舜帝的庭院,在这里放飞行迹,自由歌唱才是徐霞客认为的真正逸趣。

徐霞客所感受到的山水逸趣既是镇定人心和社会的力量,这是最本源的对自然的敬重和热爱,又具有激荡人心的魅力。沉醉于自然的魅力,如山间白云的卷舒,雪影飞舞、像天边的莹玉,泉水的奔流;这种逸趣,是左右逢源,也是宫商和韵的音律。山水的逸趣是天地最初始的形状,是金石的协和,它是上古帝王的家园……

徐霞客对山水的热爱与理解是天地人的和谐,是社会运行的大智慧,是亘古未变的哲学,徐霞客体会到了自然真正的逸趣。这种境界与襟怀足以叫世人仰视。

求知的路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本该是一对孪生兄弟。真正的学问是要用这对兄弟的同气连枝来合力固筑,可是很多时候他们也都各奔家业,甚至分庭抗礼。

中华民族是幸运的,上下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留下了数万卷的书籍,以飨求知者。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提供给人们行万里路的无限空间。自古以来,读过万卷书的人也多,行过万里路的人也多,能把书与路结合起来探究的人就不多了,徐霞客就是这不多者中的佼佼者。

徐霞客生于浙江江阴“辟田若千顷,藏书数万卷”的名门世家。徐家代代积极入世,积淀了诗书耕读的遗风,积极济世的思想。徐霞客自小饱读诗书,深得家学厚养,20来岁时就因为文才出众而闻名一方。徐霞客不止文才出众,书画、佛学、茶道、棋艺都有相当的造诣,被文风浓厚的江南名流称为“博雅君子”。徐霞客不仅读尽了家中藏书,又买了未见之书,无论到哪里,都要寻访地方的志书古籍。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先阅览介绍这个地方的书籍,携带着方志边行边读。徐霞客的旅游行囊中,大部分都是书籍。

正是在广泛的阅读中,徐霞客发现了问题:书解答了问题,也出现了问题。渺小的个人相对浩瀚的世界,时空极大地限制了我们,而书籍正是可以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与智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书中都能解答,也并不是书中的解答都正确,因为书籍也是由这些有限制的人在撰写。

让徐霞客触动最大的就是明朝以前的书籍中,对中国最大的水系长江、黄河的基本流程、发源地各执一词。他在《江源考》中记述说:长江、黄河是中国南北的最大水流。我的家乡就在长江的入海口,我的家乡就以长江取名。作为生长在长江边的我,只是知道长江的广阔,在长江中泛舟,都不知道他的源流。我最初在探索书籍中考证,看到书籍中记载黄河从青海的积石山流入中国。至于对黄河源头的考证情况,最早的记录是汉朝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对汉武帝描述了黄河的源头,《史记.大宛传》有记录。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命都实为招讨使,赐金虎符,探索黄河的源头,其成果是《河源志》。可是这两本书中对黄河源头的记录都不一样啊!国界内大的水系都弄不清楚,那整个国家大致的地形也就都弄不清楚了。

据考,其实张骞与都实都没有亲自到过黄河源头,他们也是靠别人的介绍得来的结论,但是结论一旦写进典籍中,人们就信了。徐霞客前三十年几乎都在读书,读的书多了,反而开始对书产生了质疑。

吴国华为徐霞客做的《圹志铭》写道“盖人所能言者,非据见所及,则按之图经,参之志籍。霞客所谓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故穷九州内外,探奇测幽……”

明代云南名流唐泰属于最了解徐霞客的人物之一。唐泰在歌咏徐霞客的《天游曲》一诗中写道:

……

皇图去远界全迷,黑水穷源可在西。

分野怪来多错落,得无吊古问玄书。

……

唐泰在诗中其实是转述了徐霞客的思想:一个国家,连自己国界内的大概情况都弄不清楚,国家重要的书籍中对自己的版图都含混其词,相互矛盾.自己弄不清楚,却去问诸如《山海经》这种上古奇书,这未必不是一件极大的荒唐事。

唐朝的《水经》、元朝的《河源志》、明朝的《一统志》历来都是历史上人们认识山川河流的重要书籍,可是这些书中也是有互相矛盾的地方。据后来徐霞客的勘踏,的确发现了这些书籍中一些与实际不相符的说法。

因此,徐霞客决定用自己的双脚,亲自去丈量山河,躬身实践,求证自然真相,获取真知。这是最为朴素的,也是最为难得的科学精神。

当人们阅读《徐霞客游记》的时候,很容易发现,徐霞客对他所经过的一座普普通通的山,一条普普通通的小河,其中的一凹一凸,一弯一拐都记述得十分详细。

对书籍中记录的内容,或是人们口中所述的都要亲自求证。

如徐霞客游雁宕山,他寻根究底要弄清所谓“雁宕”的由来。当地人说因为山绝顶处有一个大雁喝水沐浴的地方。徐霞客就要找到这一处绝境。当时看到山如刀背,峭峰剑隙,人迹罕至,徐霞客越要弄清楚,高山绝顶不能容足,怎么容湖。此时,导游止步,朋友不前,徐霞客与两个仆人登上垂空悬崖,险象环生,险些丧命。他通过亲眼所见,证实了人们所说的雁湖不在这里。

可是,没有找到“雁湖”还是不甘心,于是,徐霞客又第二、第三次从不同的方向游雁宕山,最终找到了“雁湖”,确定了“雁湖”的具体位置。“雁湖”地处高山绝顶处,天然形成几处洼地,青青弥望,人迹罕至,四周麋鹿逡巡,景致似乎绝尘天外,有湖证实了雁宕山得名不虚。

徐霞客也通过实地勘察,纠正了《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的说法,雁湖高出天表,湖水南北坠成梅雨飞瀑,却与大龙湫风牛马不相及。

徐霞客游湖南茶陵麻叶洞,当地人一直认为这个洞里有神龙,从来没有人敢进去。徐霞客旅行中很注重对溶洞的考察,坚持要进洞,弄清这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说法。他的举动引来当地百姓的围观。男女老幼,耕樵织牧接踵而来。徐霞客进出麻叶洞,证实了洞中无龙,当地多年的说法是误传。

这些例子在他的游记中太多了。徐霞客实事求是的记录,因此《徐霞客游记》被称为“真文字”。这种躬身实践的科考精神,无论是放在古今中外,都是十分值得推崇的!

徐霞客进行了“万里遐征”的西南之行后,写成了他经过躬身勘踏考证的《江源考》。《江源考》中,徐霞客就是用自己的双足和双目,考证了中国的大江大河以及三大干龙的发轫,走向,勘误了《禹贡》《水经》等记述的部分错误,廓清了中华版图大山大水形式。

但可惜的是,徐霞客在旅途中记述,写作条件十分艰苦,遗失的文字也较多。《江源考》据说有上万字,应该记述得很详细,可惜只流传下数百字了。要不,此文会是徐霞客留下的最珍贵的科考文章。《江源考》的残缺也是中国名著的又一大遗憾。

特别对于西南地区,关于黑水的辩论一直是徐霞客游西南关注的学术问题。按照徐霞客渊博的历史知识和躬身踏勘,应该会做出一些定论,可惜此文中没有了这部分内容。

《徐霞客游记》一书激起千重浪。一方面是《徐霞客游记》为世人展示了大自然神奇美丽的面貌,深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一方面是它对书斋学问发出了冲击。就是徐霞客所生活的年代,广大学子们也对徐霞客科学实践的精神十分佩服,深受震动。如陈继儒是当时很受推崇的学问大师,名显朝野。他在给徐霞客的信中说道:与你相比,我就像“桃虫壤蚓”。走出书斋治学,强化了当代及后世学问家注重实践的求知精神。这一点对于整个中华文化体系中,较为重视思想修为,科学实证精神相较欠缺,无疑具有革新性的深远影响。正是这种影响,不断完善着中华文化体系。

论及徐霞客旅游的方式,后人总结为“躯命游”和“汗漫游”。

世界公认的六大旅行家:唐玄奘、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郑和、哥伦布、徐霞客。除了徐霞客,其他几位旅行家的旅行都有国家或宗教力量的支持,他们都基本没有为行旅费用操过心,也几乎没有过数日空腹,忍饥挨饿到近乎乞讨的经历。徐霞客进行的是纯属于靠个人及家庭负担,没有其他保障的长途旅行。

徐霞客刚开始走上旅行之路的时候,也曾鲜衣怒马,仆从围拥,但很快就发现,由于境界不同,一般人难以与他共践山水,同历艰险,不要说人,就是马都无法攀爬高山,涉险境,马都成了累赘。因此除了担行李的挑夫和经常照顾他生活的顾行,几乎都是他一人独行。

徐霞客年届五十,决定西行,完成“万里遐征”的夙愿。

他的好朋友陈继儒十分了解他,明知无用,还是语重心长的给了他一封信,《答徐霞客》。信的大意是:兄长是一位不贪慕钱财,把生命置之度外,热爱山水的人,我无法与您相比。但是国家形式极不稳定,官兵、流寇横行。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安身立命,不是出游的时机。就是文、林两位相国想去泰山一游,都没有成行,

况且你要以血肉之躯徒步到豺狼虎豹、妖魔鬼怪出没的地方,太危险了。

徐霞客感觉到天不假年,必须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理想。 好友及家人的苦苦劝阻都没有动摇他出游的决心。事实证明,这次出行是徐霞客取得毕生最大成就的远征,也是惊心动魄的苦旅,盗匪流寇的洗劫,荒郊绝粮的窘迫、蛮烟瘴气的侵蚀他都一一劫历。路途的艰辛消耗尽他的体力,最终虽然勉强回到家乡,但已经是风烛残躯,不久就离世了。

徐霞客说:“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可埋吾骨耶!”陈继儒描述徐霞客:“置万里道图于度外,置七尺形骸于死法外。”徐霞客使用自己的生命奔赴山水,践行理想。

唐泰为徐霞客做了《汗漫歌》,既真实,又浪漫的表达出徐霞客以两脚奔赴远大理想的壮举。

汗漫歌

唐泰

君不见骑龙弄风者,朝游八极容九野。狐兔燕雀不敢谋,飞无上兮走无下。霞客身无翅与鳞,行行不过支两踝。前行泛泛若虚舟,奈何落落如飘瓦,险哉遮莫千万山,毕竟不敌游仙骨一把。又不见有时星芒足下生,有时海底头上泻。穷无穷兮未足多,极无极兮取犹寡。东南地尽无秋冬,西北安知有春夏?影高遗孓,胸藏大治,尤寥廓,尤挥洒,愿学阿翁骑龙弄风天地间,除是真仙惯尸解,除是真仙惯尸解。

正是有“纳于大麓”的人生境界,徐霞客已经把大自然作为自己的家园,以身奔赴理想追求。这样的旅游方式及境界位列“游圣”,实至名归。

作者系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政协文史委 张海燕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