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

预防鱼类水霉病

2023-08-10 00:00:22 0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有时因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溃烂处侵入,吸取皮肤里的营养成分,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逐步长出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结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有时因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溃烂处侵入,吸取皮肤里的营养成分,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逐步长出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结黏附,使皮肤溃烂、组织坏死,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病鱼因体力衰竭而死亡。    此病一般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环境,在春季、晚冬最容易流行。水霉菌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各种养殖鱼类从鱼卵到成鱼均容易被感染。密养越冬池中的鱼类、春季清瘦水体的鱼类或处于饥饿状态下的鱼类最易患水霉病。春季投放鱼种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引起水霉病的暴发。    防治方法:鱼类入池操作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入池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泡鱼种8—10分钟。避免在水温15℃以下的条件下处理养殖鱼类,以免鱼体冻伤或擦伤。若发现鱼类已感染水霉病,可以全池泼洒小苏打与二溴海因合剂,但要注意病鱼的体质和水质变化,以防发生生产事故。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日前,农业部公布了新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以下简称为:新标准),新标准将于2018年5月1日实施,新标准拓展了对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的覆盖范围、增补了污......

    2023年08月06日 百科
  • 原文链接:http://www.btfcs.com/a/xinkaibiantaichuanshi/2017/0728/305.html 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它的优点,关键是我们从哪些......

    2023年08月04日 百科
  • 前天,安徽省黄山市第一条生猪屠宰自动化生产线在徽州区生猪屠宰场正式建成并试运行。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包括生猪屠宰、一次加工、冷却排酸、裂解、冷冻、冷藏、物流配送、猪肉深加工等。生猪屠......

    2023年07月20日 百科
  • 12月9-10日,由中国博鳌高端猪业科技论坛组委会、中国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产学研联盟共同主办的“『科创中国』高燃盘点2022年度生猪产业发展论坛、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职业教育高峰......

    2023年07月20日 百科
  • 据新闻报道:前一天,余江县儿童农场董事长Xu Shun巧妙地利用自动化管理知识,学会了猪的做法,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引起了记者的兴趣。看到徐舜世,他坐在他的办公室里盯着电脑,这是对他工作......

    2023年07月20日 百科
  • 母猪产后由于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很容易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所以在生产中一定要注意预防。1 母猪产后不食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通疾病之一,是指母猪在哺乳期间以食欲不振,甚......

    2023年08月10日 百科
  • 一、病原 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曲桡杆菌)。 二、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故群众又称此病为"乌头瘟".病鱼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片上有泥灰色、白色......

    2023年08月10日 百科
  • 秋季天气多变,养猪场更应加强管理。笔者对秋季猪场管理提出几条建议,供参考。1.不宜进行猪场修建和改造。秋季气温降低,阳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大大降低,病原传播的机会大增,如果继续施工,施工人......

    2023年08月10日 百科
  • 犊牛脐带炎是犊牛的一种常见病,主要是接产或人工助产时产房卫生差,助产人员及其助产器械不经消毒即施行助产及强行助产拉出胎儿,并将脐带拉断,还有犊牛相互舔吸脐带造成脐炎。 防治脐带炎主要是......

    2023年08月09日 百科
  • 一、磺胺类及含有磺胺类增效剂的药物: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磺胺噻唑、复方敌菌净、复方新诺明、复方嘧啶等,由于这类药物抗菌范围广,价格低廉,所以常用于防治鸡白痢、球虫病、盲肠炎及其它细菌性......

    2023年08月09日 百科
  • 许多饲养户习惯直接用新麦糠喂家畜,这种喂法不好。因为家畜吃了未经处理的新麦糠,口腔黏膜往往被麦芒扎破而引发口腔炎。   家畜患口腔炎后,想吃食而又拒食,把饲料采到口中而不敢咀嚼,或者咀嚼......

    2023年08月09日 百科
  • 传统养殖观念认为育成期不产蛋,不用加营养,“加麸皮,低能量,低蛋白”。造成产蛋期啄肛,脱肛的多而且高峰期持续不长,笔者主张雏鸡一号料喂至九十天而且料中不加麸皮,使......

    2023年08月10日 百科
  • 为发展高产、低耗的养牛业,必须改变夏秋散牧、冬春找荒的落后饲养方式,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科学规范饲养管理技术,积极推选杂交牛——饲草——补料......

    2023年08月09日 百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