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被热门影视剧带火的传统文化元素

2023-10-23 04:33:22 0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当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而电视剧作为普及性最强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其“带货”能力不言而喻,如2017年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令达康书记的水杯和毛坎肩成了某宝热搜,而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当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而电视剧作为普及性最强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其“带货”能力不言而喻,如2017年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令达康书记的水杯和毛坎肩成了某宝热搜,而去年一部《长安十二时辰》则使得水盆羊肉和临潼火晶柿子的销量大增。不过,热播剧所带之货,决不仅限于剧中出现的某种实物,而是已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换言之,有意推广传统文化的优秀制作团队,让电视剧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扬声器”,如今年热播的《鬓边不是海棠红》和《清平乐》便为显例。

《鬓边不是海棠红》“带货”京剧文化

剧中总共涉及二十多出京剧;对应的京剧常识如“倒仓”“蹻功”等颇为有趣、丰富、全面;商细蕊上台前吃肘子的习惯活脱脱出自程砚秋

4月底收官的《鬓边不是海棠红》及其“衍生品”《瑜你台上见》带来了一拨京剧热。该剧通过富商程凤台与名伶商细蕊的惺惺相惜,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演绎梨园百态,弘扬国粹京剧。

这部剧总共涉及二十多出京剧,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打严嵩》《救风尘》《玉堂春》《战宛城》《晴雯撕扇》和《红楼二尤》等,涵盖了梅程荀尚等八九个京剧旦角流派。此外,《牡丹亭》等五六出昆曲经典剧目也被恰到好处地揉进了剧情中。男主商细蕊纯属虚构,他与陈纫香打擂台的那出《赵飞燕》也“查无史实”,其自创之与姜荣寿的“仙人步法”相对抗的“玄女步法”自然更是“子虚乌有”,但剧中所对应的京剧常识却颇为有趣、丰富、全面。

首先,我们可以在商细蕊身上找到四大名旦的影子——他演的《晴雯撕扇》《战宛城》和《红楼二尤》是荀派戏,《武家坡》《擂鼓战金山》和《苏三起解》则均走尚派的路子。而作为一部双男主剧,程凤台初识商细蕊这场重头戏,编导特地安排商细蕊戏装示人——当时,他正在台上演《百花亭》,即梅派最经典的代表剧目《贵妃醉酒》。《锁麟囊》《荒山泪》等程派戏虽未曾出现,但商细蕊上台前吃肘子的习惯却活脱脱出自程砚秋程老板——常言道“饱吹饿唱”,但程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专门在配合《鬓边》的综艺《瑜你台上见》里谈到了这个话题——剧集和节目相参看,不仅有趣,亦在“带货传统文化”方面见了些深度和广度,颇具巧思。

还有,商细蕊在剧中有个新编清宫剧《潜龙记》,因编剧七少爷“一不小心”把妃子写死了,他不得已改演皇帝。但他是旦角,怎可“反串”生角呢?原来,他是从生改唱旦的。其间“倒仓”等戏曲术语在王珮瑜的神助攻下得到了普及——倒仓,指戏曲演员在青春期发育时嗓音变低或变哑,是很难过的一个关卡。菊坛宗师梅兰芳先生便曾在其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如是说:“演员的倒仓变嗓时期是一个关口,倒不过来,往往一蹶不振。”——宣统二年,十七岁的梅兰芳倒仓了,郁郁寡欢,大伯梅雨田看着心疼,就张罗着给他娶了原配夫人王明华,帮助他顺利过关重新登台,迈出了璀璨艺术人生的第一步。也正因嗓子对演员至关重要,所以他们对喝水极其谨慎,旧时名伶都用专门的“跟包”即助理管理“饮场”用的茶壶,以防被下哑药之类的事故发生。当然同行的恶性竞争并不限于毁人嗓音,损毁道具也是常用的招数——商细蕊演晴雯,撕扇时突然发现扇子已破,只好灵机一动改成耍水袖花,赢得彩声一片,既表现了他对角色理解的透彻,也体现了临场应变的机敏。换言之,这是告诉了观众“角儿是如何炼成的”。

剧中的梨园魁首评选,脱胎于当年四大名旦的票选——一般认为这指的是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发起的投票活动。1932年,上海长城唱片公司邀请“四大名旦”合作灌制《四五花洞》唱片,他们先一起念“嗨,这是从哪里说起”的这句“叫板”,然后以梅、尚、荀、程的先后顺序各唱一句,最后合唱“十三嗨”。该唱片发行后风靡一时,“四大名旦”真正被大众所接受。而当时其顺序的排定则颇为艰难,最终成因源于程砚秋临时的妥协和放弃,这也间接说明了四名伶对此的重视。瑜老板借题发挥,在节目中重点谈及了梨园行的规矩和C位之争。当然,还值得一提的是,天足的男旦扮演小脚妇女必须苦练踩蹻,即在脚上绑上木制或布制的小脚模拟缠足女子。《鬓边》中,商细蕊曾在水云楼练功时给弟子们示范其娴熟的蹻功。若干年前,传记剧《荀慧生》中也有荀慧生先生在演出后踩着蹻回家的情节,可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绝非虚言。

《清平乐》“带货”节庆文化

剧中俊逸少年曹评吸引官家长女徽柔公主的注意,是在中秋节;重阳节,爱女心切的赵祯安排女儿与怀吉遥相对望,以慰相思

长达70集的《清平乐》播完不久,带我们穿越到北宋,把春夏秋冬各大节日都过了一遍,领略中华传统节庆文化。

俊逸少年曹评就是在中秋节的游乐队伍中扮演射日的后羿时,吸引了官家长女徽柔公主的注意——北宋时汴京的中秋节一如剧中那样热闹非凡,节前店家们早早备下新酒,门口的店招也焕然一新,竖起雕绘有花头的画竿,挂起写有“醉仙”字样的锦旗。人们纷纷到店中宴饮欢聚,往往近午时分各家的新酒便售罄了,酒幌子也被扯了下来。在剧中嘉祐二年一鸣惊人的苏轼将在十九年后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写下他传颂千古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奇思妙想中满寓超达和放旷。而王拱辰的外曾孙女李清照日后也曾留下咏月怀人的绝唱《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被赵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徽柔自然曾对爱情充满憧憬,在七夕与闺蜜、宫女们一起乞巧,祈求美满姻缘。据记载,北宋的东京城每到七月初七,一些大的瓦子和朱雀门外的商铺纷纷出售“磨喝乐”,这是一款七夕节特供的饮品,名字取自佛教中的神“摩睺罗伽”之名,叫“摩睺罗”,也叫“摩侯罗”或“摩合罗”,造型类似陶俑,摆在彩绘的底座上,用淡蓝色的纱罩着,神秘而诱人。宋人吴自牧《梦梁录》卷四如是说:“内廷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名摩睺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笼罩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可惜,徽柔所爱的曹评被父皇轻易证明了并不值得托付终身,而赵祯心目中能一心一意对待徽柔的佳婿人选是他舅舅的儿子李玮。徽柔出降后,婆媳不和夫妻不谐,在内侍梁怀吉的陪伴下夜扣宫门,引起朝野上下好大的一场风波。最后,她无奈允诺与怀吉不再相见。

重阳节,爱女心切的赵祯安排女儿与怀吉遥相对望,以慰相思——重阳虽未名列传统的“三节”之中,但其地位并不比“三节”里的端午、中秋低。在宋人蒲积中所编《古今岁时杂咏》里,从第三十三到三十七章,整整五个章节是咏重阳的作品。不必说“版版六十四”的古籍,便在今人小字号的排印本里,这五章光目录就能铺满十多个页码。所以,徽柔重阳进宫顺理成章,不至引起言官的注意。而当年的东京城重阳赏菊之风颇盛,菊花品种甚多,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城中无处无菊,无人不赏菊,黄色、白色花蕊的是“万龄菊”,粉色的是“桃花菊”,色白檀心的是“木香菊”,纯白且花型硕大的是“喜容菊”。

随父皇出宫观赏灯彩和女子相扑,是徽柔记忆里最开心的事情。每至元宵,官家也要和百姓一起欢庆佳节。临时御座设在宣德楼上,四周垂着黄边的布帘子,侍卫们手持黄盖伞分别站立在布帘之外。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歌舞、杂技、杂剧轮番上演,一片歌舞升平。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在表演队伍中,有击丸蹴鞠的,有踏索上竿的,有表演吞铁剑的,有表演吐五色水、旋烧泥丸子的,还有表演猴呈百戏、鱼跳龙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等戏法的,让人目不暇接。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大词人辛弃疾也曾有一阙描摹元宵盛况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带货”香道茶道文化

剧中随处可见各色精雅香炉,出现的茶具则包括茶盏、烫瓶、盏托、茶筅、绢罗、茶碾子和煮水器等;盛明兰的祖母专门请了孔嬷嬷来家里教三个孙女学习调香和茶艺

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中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点出宋人四雅事乃通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将生活提升至艺术的境界。《清平乐》中曹皇后婚前在闺中与晏清素、杜有蘅等闺蜜插花闲话,入宫后举办赛香会且与擅长调香的董秋和成为知己,夫妇对坐点茶则常因心不静而认输,一如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赌茶争胜,如此赏心乐事,在前年大火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早就引起了关注。

我国的用香历史可追溯至春秋前,盛唐时香道文化已成形,至宋则鼎盛,文人墨客常相约品香,《知否》中随处可见各色精雅香炉,女主盛明兰的祖母也专门请了孔嬷嬷来家里教三个孙女学习调香。在宋代,隔火熏香的品香方式盛极一时,即先松灰,加入烧红的炭后把香灰堆成山状,再在山顶开一个天窗,然后在山顶上放隔火片,再将香品置于隔火片上。因此法不让香直接燃烧,所以无烟,香气更醇和宜人。熏香前要备好香品、香炉、香炭、香铲、炉灰、香箸、隔火片等。在香灰山顶开窗亦称山峰开孔,此时测试炭温孔的大小和温度是关键,即用手捂住炉顶,炭温刚好烫至手心最为适宜。需要强调的是千万别忘记放隔火片,否则会像剧中的盛如兰一样把香烧糊。

还有一种雅致的用香方法叫篆香,即将香料做成篆文形状,点其一端,依香上的篆形印记,既可计时,亦可驱蚊,使用广泛。此法虽不像隔火熏香那样只闻香味而无烟气,然视觉效果更胜一筹,别具优雅恬淡之韵味,可谓将时空的变化与对天神的敬畏,以及内心意念的加持,都浓缩在方寸之篆,一炉篆香空寂渺远,成了心灵的寄托,常见于诗词文赋,如秦观《减字木兰花》有句云“欲见回肠,断尽香炉小篆香”。

剧中孔嬷嬷教授的,还有茶艺。正如她所言,焚香能教人心平气和,而点茶亦需静心。有道是唐煎宋点明清饮,我们现在习见的散茶泡饮是明代才有的,宋人用的是始于晚唐的点茶法。《知否》中出现的茶具很多,有茶盏、烫瓶、盏托、茶筅、绢罗、茶碾子和煮水器等,点茶的程序亦颇繁复——先用瓶煎水,而后将研细的茶末放入茶盏,注入少许沸水调成浓膏状,然后用执壶往茶盏里点水,同时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运筅或击拂。宋人好斗茶,以汤色和汤花定胜负。汤色指茶汤的颜色,以纯白如乳为上等;汤花指汤面泛起的泡沫,色泽的要求和汤色一致。汤花泛起后,如茶末研碾细腻,点汤、搅动都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可紧咬盏沿而久聚不散,称咬盏。如汤花散逸较快则称“云脚涣乱”。

既然茶色尚白,茶具自然便偏爱深色,尤喜建窑黑釉盏,厚胎,撇口或敞口,口以下收敛,深底,小圈足,釉色以黑为主,也有酱紫等色。盏身内外有铁锈或棕色条纹,也有银光条纹如兔毛者为上品,称兔毫盏,剧中的齐小公爷用的便是黑釉盏。

相关链接 >>>>>>

还有哪些中华传统文化“点睛”近年来的影视剧

邢天谣

◆汉服文化“点睛”《鹤唳华亭》

《鹤唳华亭》的服化道制作精良,文化元素显著,其中尤以汉服文化为最。该剧的美学背景参考宋代,服饰含蓄内敛、上圆下方,表明宋人追求兼容并蓄、天人合一的文化。婚服保留“男红女绿”的风俗,整体衣着体现森严的等级制度,比如太子在冠礼上佩戴的玉珠九旒冠,其造型含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之意。该剧开播约一月后,《经济日报》报道淘宝的宋制汉服销售突增932%。该剧收官后,闲鱼平台进行剧中服饰的义卖活动,吸引无数剧迷,又“带货”了一波汉服热。

◆酱菜文化“点睛”《芝麻胡同》

古时盐是很珍贵的调料,而中国很早就出现民艰于食的情况,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并使用盐,各种盐渍物接踵出现,于是“酱”也应运而生了。最初的酱类食品“醢”主要使用各种肉类原料,这也说明了“酱”的目的是储藏食物。《芝麻胡同》对于酱菜工艺的描述十分具体到位,从原材料的采买到节气的把握,从切菜的刀工、配方比例到腌制的工序、火候,各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既是百年老店金字招牌的精华所在,也是对这门技术的传承及发扬,是对酱菜文化的精细体现。

◆中医文化“点睛”《老中医》

在《老中医》一剧中,不仅出现了中药、针灸等大众所熟知的中医治疗方式,还出现了大量的中医知识,例如“汤头歌”“四君子汤”和不少中医术语等。编剧高满堂表示,剧中的中医药方、情节等都请专业的中医顾问一一把关。中医的传承与捍卫在整部剧中如水乳交融:翁泉海之父带孙女到上海找温泉海,途中让两个孙女背诵中医的汤头歌诀;赵闽堂对夫人说“中药讲究的是十八反、十九畏,相生相克,配伍严谨”,看似是一句平常的台词,却是中医的重要知识;还有,小铃医游街串巷,给百姓讲解的也都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评弹文化“点睛”《都挺好》

《都挺好》这部国产家庭剧用评弹作为背景音乐。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形式。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该剧背景音乐选段与剧情内容相辅相成,如苏明玉向商业伙伴洪总道歉却铩羽而归,心灰意冷之时,背景音乐为蒋调《三国演义·战长沙》,“他们二人杀得无胜败”一句应景又贴切。最后,苏明玉带着父亲苏大强去听评弹的情节也可谓水到渠成。

◆唐代文化“点睛”《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将深厚的唐代文化以长安民生民俗的生活点滴融入到紧张刺激的剧情之中,比如道家人物李必以子午簪配芙蓉冠、唐宋流行的叉手礼、请黑人出演的“昆仑奴”一角……该剧中对盛唐美食的刻画为许多传统食品“带货”,张小敬出狱后大快朵颐的水盆羊肉、用麦秆哧溜吸进肚子的火晶柿子、没事儿总在嘴里嚼的“唐代口香糖”薄荷叶……这种传统元素与剧情浑然一体的“带货”方式会产生深远而持久的文化影响力。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西安,作为我国很出名的一个旅游城市,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这建都。再加上《长安十二时辰》的热度,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城市充满了好奇。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有一桩大事,就是“长安改名”。那么为什么......

    2023年10月23日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当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而电视剧作为普及性最强的大......

    2023年10月23日
  • 1、土豆炖牛筋是一道由熟筋牛筋、土豆等做成的美食。2、 今天老刘就来分享一下“土豆炖牛筋”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试一下。3、下面开始介绍所需要的食材:熟牛筋、土豆、胡萝卜、......

    2023年10月23日
  • 01“古筝”名字的由来 筝,人们通常称为古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弹拨类乐器。古筝具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关于筝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有瑟分劈而来,另一说是因发......

    2023年10月23日
  • 随着网络版渐近尾声和电视版热血开播,《蜀山战纪》剧中人物最终的命运成为广大剧迷热议的焦点。一路追更的爱奇艺VIP和正快马加鞭赶进度的普通观众“化敌为友”,纷纷隔空喊话“跪求大结局”,网上......

    2023年10月23日
  •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已经开始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学生的培训机构也已经开始从线上学习延伸到在线学习,特别是学科中比较重要的英语学习,因而很多家长开始为孩子寻找学习效果比较......

    2023年10月23日 杂谈
  • *本文来自搜狐新闻。股市风雨沉浮,就看选股宝APP股市大事记。1、疯狂的荷兰人400多年前的欧洲荷兰,荷兰人想航海做贸易赚钱,于是发动很多人众筹资金造船出海做生意,每个人出了多少钱都登记......

    2023年10月23日 杂谈
  • 随着网络版渐近尾声和电视版热血开播,《蜀山战纪》剧中人物最终的命运成为广大剧迷热议的焦点。一路追更的爱奇艺VIP和正快马加鞭赶进度的普通观众“化敌为友”,纷纷隔空喊话“跪求大结局”,网上......

    2023年10月23日 杂谈
  • 鸭是北京名食,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色泽略黄,柔软淡香,夹卷其他荤素食物用,为宴席常用面点,更是家常风味小吃。烤鸭历史悠久,起源......

    2023年10月23日 杂谈
  • 大家好,我是橘子。一百遍啊,一百遍!这个网文名梗的由来你真的清楚吗?“一百遍啊,一百遍!”这句话起初源自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但真正使其流行起来的却是辰东的封神之作《神墓》,此话在神墓......

    2023年10月23日 杂谈
  • 西安,作为我国很出名的一个旅游城市,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这建都。再加上《长安十二时辰》的热度,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城市充满了好奇。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有一桩大事,就是“长安改名”。那么为什么......

    2023年10月23日 杂谈
  • 视频加载中红船精神是什么?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航拍南湖革命纪念馆。如何读懂“红船精神”走进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听南湖革命纪......

    2023年10月23日 杂谈
  • 说到宝石,那就不得不提“霸气女王”张雨绮了。前不久,张雨绮的一句“一克拉以下的钻石是碎钻,不值钱的”出现在了各大话题排行榜,从而引起一众网友的疯狂热议。很多网友用自嘲的方式表示“贫穷限制......

    2023年10月23日 杂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