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雍正继位之谜,雍正帝继位之谜:5处疑点,或能证明雍正皇帝的“继位不合法”

2023-08-20 09:16:50 0

导读: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清溪书屋,康熙近臣、时任九门提督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命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在康熙皇帝驾崩的第七天,雍正皇帝下令将康熙传位遗诏公布天下,宣布明年为雍正元年。随即,关于雍正皇帝继位合法性的议论,铺天盖地的涌来。雍正七年,雍正

导读: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清溪书屋,康熙近臣、时任九门提督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命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在康熙皇帝驾崩的第七天,雍正皇帝下令将康熙传位遗诏公布天下,宣布明年为雍正元年。随即,关于雍正皇帝继位合法性的议论,铺天盖地的涌来。雍正七年,雍正皇帝趁着“曾静案”的契机,编纂《大义觉迷录》,用以“自证清白”。

但是,在诸多清朝官方文献记录,和《大义觉迷录》中,有着对于雍正皇帝继位过程的诸多疑问,而就是这些疑问让雍正皇帝刻意“自证”的行为,更显欲盖弥彰。

本文依据清朝官方记载文献为论证蓝本,从文献缝隙中寻找蛛丝马迹,对雍正皇帝的“继位合法性”问题,一探究竟。

疑点一:康熙皇帝驾崩当日的时间漏洞

关于康熙皇帝临终时的情形,我们先来看下官方记载:

1、《清史稿·本纪八·圣祖本纪三》记载:

十一月戊子,上不豫,还驻申昜春园。以贝子胤祹、辅国公吴尔占为满洲都统。庚寅,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甲午,上大渐,日加戌,上崩,年六十九。

2、《清实录》中的《康熙朝实录》和《雍正朝实录》记载是一致的,我们以《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之一》记载为例:

至是月戊子。圣躬不豫。因回驻畅春园。庚寅。以冬至届期。将大祀于南郊。命上恭代行礼。至甲午、丑刻。圣祖疾大渐。遣官驰召上于斋所。且令速至。是日、上问安、进见五次戌刻。圣祖宾天。

我们再来看下,雍正皇帝用以“自证清白”的《大义觉迷录》中,对于康熙皇帝临终之际的记载:

《大义觉迷录》记载:

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时皇考圣躬不予,静摄于畅春园,朕请侍奉左右,皇考以南郊大典,应于斋所虔诚斋戒,朕遵旨于斋所至斋。至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时龙驭上宾,朕哀恸号呼,实不欲生。

根据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康熙皇帝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病危。当时,皇四子胤禛正在天坛斋所,康熙皇帝以“症候日增之故”向当时在场的隆科多和诸位皇子宣布了传位遗诏。

同时

康熙皇帝下令将于天坛斋所的皇四子胤禛召回。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在十三日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下达了召回皇四子胤禛的命令。

我们再来看下皇四子胤禛是什么时候到达的畅春园清溪书屋?

《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三百》记载:

皇四子胤祯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祯三次进见问安。戌刻。上崩于寝宫。

也就是说,皇四子胤禛是在十三日上午的“巳刻”,也就是上午九点多才赶到畅春园。

从天坛到畅春园的直线距离仅有16公里,就算是绕路也只有20公里左右。在如此紧张的关键时刻,皇四子胤禛在如此短的距离中,就是用了长达8个小时的时间“闻召驰至”的?

这明显是一个巨大的漏洞,这八个小时里面,皇四子胤禛干嘛去了?

疑点二:康熙皇帝驾崩之前,为何如此安排皇四子胤禛

按照《清史稿》、《清实录》、《康熙朝起居注》和《大义觉迷录》对于皇四子胤禛在康熙皇帝感到身体不适返回畅春园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大体为:

庚寅。上因圣躬不豫。十五日南郊大祀。特命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祯恭代。皇四子胤祯以圣躬违和、恳求侍奉左右。上谕曰、郊祀上帝。朕躬不能亲往。特命尔恭代。斋戒大典、必须诚敬严恪。尔为朕虔诚展祀可也。皇四子胤祯遵上日于斋所致斋。

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身体不适返回畅春园以后,命令皇四子胤禛代替康熙皇帝前往天坛祭天。而且,皇四子胤禛以“圣躬违和”为由,向康熙皇帝请求“侍奉左右”时,并没有得到康熙皇帝的允许。

在康熙皇帝“圣躬违和”的关键时刻,如果皇四子胤禛是康熙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为什么会让胤禛在此关键时刻远离自己?

这说明康熙皇帝或者认为自己不会很快驾崩;或者康熙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压根就不是皇四子胤禛。

就算康熙皇帝在“病势日臻”,感到大限将至的时候,在向诸位皇子和隆科多宣布了传位遗诏的同时,下达了“召皇四子胤禛驰至”的命令。为何在皇四子胤禛赶到康熙皇帝身边的时候,康熙皇帝用以一句“病势日臻之故”,却没对皇位传承安排、自己的身后之事对胤禛做出任何交代?

就算皇八子胤禩等人没对皇四子胤禛提及皇位传承之事,当时在场的“自己人”——皇十三子胤祥和隆科多为何也没提及皇位传承之事?

而且,在皇四子胤禛赶到畅春园的九点,到康熙皇帝驾崩的“戌刻”,也就是十三日晚上十九时到二十一时康熙皇帝驾崩,这中间长达十多个小时的时间内,皇四子胤禛曾经“进见五次”。

这样一段长达十多个小时的时间内,康熙皇帝为何不当着皇四子胤禛和诸位皇子、隆科多等人的面,直接宣布皇位传承安排?非得等到自己驾崩以后,由隆科多代为宣布?

而且,在《康熙朝实录》和《雍正朝实录》中,对于皇四子胤禛于十三日当天觐见康熙皇帝的次数记载,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清实录·圣祖实录·卷三百》这样记载:

是日、皇四子胤祯三次进见问安。

《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之一》则这样记载:

是日、上问安、进见五次。

在康熙皇帝临终的关键时刻,对于已经确定了皇位继承人身份的皇四子胤禛,进入问安的次数,也能记载出错?

临时杜撰,对于记载问安次数并没有在意,或者才是真正原因。

疑点三:康熙皇帝驾崩之时,于近前服侍人员的记载漏洞

在清朝官方文献记载中,对于康熙皇帝驾崩时身边的服侍人员,有着明确的记载。

《清实录》和《大义觉迷录》的记载一致:

召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淳郡王允祐、皇八子贝勒允禩、皇九子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俄、皇十二子贝子允祹、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

而且,在《大义觉迷录》中,还有这样的说明:

是时唯恒亲王允祺以冬至命往孝东陵行礼,未在京师,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贝勒允祎、贝子允禧,俱在寝宫外祗候。

也就是说,自皇十三子胤祥之上的皇子,都在康熙皇帝身边近侍;而胤祥之下的皇子都在寝宫外等候。

而且,在康熙皇帝身边的皇子,除了当时的“老大哥”皇三子胤祉;被雍正皇帝刚以继位就晋封爵位的皇七子胤祐、皇十二子胤裪外;就只有一个皇四子胤禛自己的党羽势力——皇十三子胤祥在场。更重要的是,除了在西北带兵的皇十四子胤禵之外,“八爷党”所有的成员悉数在场。

用自己的政敌——“八爷党”的全体成员,来证明自己的即位合法性,是不是有点欲盖弥彰的感觉?而且,此时的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已经被圈禁至死;皇十子胤俄也被圈禁了。

是不是有点,太过巧合?

康熙皇帝会刻意安排自胤祥以下的皇子,全部跪在寝宫外等候消息?

将皇十三子胤祥作为寝宫内外的皇子界线,是巧合,还是后世改写文献时的刻意为之?

除了皇七子胤祐、皇十二子胤裪这两个在雍正朝被雍正皇帝倍加照顾,并未参与夺嫡的皇子和皇十三子胤祥这个铁杆兄弟外,在发布《大义觉迷录》的雍正七年,其余皇子不是被圈禁,就是被圈禁至死了!

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的皇七子胤祐和皇十二子胤裪,以性情敦厚温和出名,对于夺嫡之争、权力争夺毫无兴趣。

个中原因,自行猜测!

更重要的是,上述官方文献中记载的康熙皇帝临终,于康熙皇帝身边近侍的人员是不是属实?

《上谕内阁》中记载了雍正二年,雍正皇帝的一段话:

前岁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始下旨意,朕竟不知。朕若知之,自别有道理。皇考宾天之后,方宣旨于朕。

《乾隆朝起居注》中,也记载了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禅位时的一句话:

圣祖大渐,授位皇考,其时系内大臣隆科多宣传顾命。

这说明,康熙皇帝驾崩之前,只有一个隆科多在近旁服侍,并没有那么多的皇子在现场,为皇四子胤禛的“继位合法”提供“佐证”。

疑点四:雍正皇帝继位后,做出的一系列安排

​《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之一》记载:

戌刻。圣祖宾天。上哀痛号呼。擗踊不已。良久、乃起。趋至御榻前。抚足大恸。亲为圣祖更衣。遵用孝庄文皇后制赐御服。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是在驾崩以后才更衣的。这说明什么?

要不,就是康熙皇帝在十三日白天没想到自己会那么驾崩,要不就是康熙皇帝的驾崩乃系暴毙,没来及更衣。

如果康熙皇帝的暴毙是真的,在和隆科多独自服侍于康熙皇帝临终,联合起来想一想的话,恐怖至极。

另外,在康熙皇帝驾崩以后,被隆科多拥立上位的雍正皇帝,立刻下令自己的亲信皇子、隆科多封锁畅春园、皇宫禁卫和京城九门。

更重要的是,雍正皇帝在康熙皇帝驾崩的第二天,向西北带兵的皇十四子胤禵下达的谕旨:

令大将军王胤禵二十四日驰驿来京。收缴康熙皇帝所有的朱批谕旨,有敢私自藏匿、焚弃、存留者,断不宽宥,定行从重治罪。

雍正皇帝还将延信晋封为贝子,命他立马赶往西北接管大将军印信,并:

将胤禵处虽有奏折、朱批谕旨、加薪全部收缴封固奏送北京。不要手软疏怠,不要让胤禵留下部分不交。如在路上遇见胤禵已在还京,勿将此谕稍有泄露。

啥意思?

继位以后,为了皇权稳固,将皇十四子胤禵的西北带兵之权剥夺,还可以理解,可是将胤禵浮肿的所有书信,尤其是朱批谕旨全部收缴,是几个意思?

唯一的解释就是理亏,就是康熙皇帝压根就没想传位于皇四子胤禛,而是属意皇十四子胤禵。雍正皇帝唯恐那些书信和朱批谕旨中,有着康熙皇帝的明示或者暗示皇位传承的信息。

康熙朱批谕旨

疑点五:康熙传位遗诏本身的漏洞太多

首先是传位遗诏公布的时间,有着太对令人费解的地方。

《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之一》记载:

丁酉。宣读大行皇帝遗诏。颁行天下。上命总理事务王大臣、及礼部、酌定典礼。遗诏捧出时。上立乾清宫檐下。大学士谨捧遗诏、由中路而出。上跪、俟诏过、乃起。

也就是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康熙皇帝驾崩的第七天,雍正皇帝才下令将大行皇帝的传位遗诏公布。也正是在这份传位遗诏公布天下以后,关于雍正皇帝继位合法性的议论,一下陷入轰动性状态。

“圣祖并非寿终正寝”;“圣祖传位于四阿哥之遗诏,已证明为戌刻圣祖崩后始入受传者之耳,为不近情”;“在京所得传位之末命,皆出于隆科多”等等关于雍正继位不正的议论铺天盖地的涌来。

那么,雍正皇帝为什么不在康熙皇帝驾崩当日,就将遗诏公布天下,而只是听从隆科多对康熙遗命的宣读?

康熙遗诏

而且,就目前收藏于辽宁省档案馆、台湾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四份遗诏来看,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公布的传位遗诏并不是康熙皇帝的笔迹。

就算是康熙皇帝临终已经无法亲自书写传位诏书,找人代笔,那么雍正皇帝会在当日找不到这份遗诏?

当然不可能!

以上五处疑点,都指向了一个几乎可以肯定的事实,那就是雍正皇帝的皇位继承并不是合法的!

注意笔者的措辞,“不合法”和“矫诏篡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但是!

但是,这并不是影响雍正皇帝为一代明君的正面评价,并不影响雍正皇帝乃系一代勤政帝王的正面形象。事实证明,雍正皇帝不但是一位一心为民、一心为公的贤能君主,更是一位致力于整顿吏治、新政改革、改善民生的少见优秀君主。最起码,对于清王朝而言,雍正皇帝的历史功绩绝对不容磨灭。

即使,雍正皇帝的“继位不合法”才是历史真相,也只能说明当初的皇四子胤禛做出了正确选择,有着果敢果决的一面,于清朝后世裨益良多。

参考文献:《清史稿·本纪八·圣祖本纪三》、《清实录·世宗实录·卷之一》、《大义觉迷录》、《上谕内阁》、《乾隆朝起居注》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关于杨子荣是怎样“智取威虎山”的,在网上有很多类似的记录,所说的内容都差不多,以下来自大旗网的报道,基本上再现了当时的真实情景。当然,真实的威虎山条件还是相当艰苦的,再加上天寒地冻,土匪......

    2023年08月21日
  • 1950年10月21日下午16时,彭总终于在司令部的电报车到达后,给北京发出了第一封紧急电报,电文内容较长,其中第二条原文如下:“友军位置:长津附近有一个工人团和一个坦克团,德川、宁边大......

    2023年08月21日
  • 首先声明的一点,这个问答的问的有问题。在我国的将军系列中,第一位女将军是李贞少将。在1955年恢复军衔后,聂荣臻的女儿聂力是中将军衔。至于刘洋和王亚平,谁将成为女将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2023年08月21日
  • 张四维是张居正提拔进入内阁的,按道理来说张居正是张四维的恩人,但是到头来张四维却恩将仇报,这令人很不解。但只要一深入调查就会发现,原来这一切的缔造者是张居正。张家的惨况万历十年,张居正去......

    2023年08月21日
  • 一轮中秋月牵动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节日。宋朝盛行,至明清时,已成为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之一。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它不再只是一个标志性......

    2023年08月21日
  • 在一个凉风习习的秋夜,唐朝宰相张九龄,因刚被贬官不久,胸中不免有些郁闷。他正独自坐在窗前喝着闷酒,突然看到一轮明月缓缓从水中升起,一直升到高高的夜空中。张九龄不顾屋外的寒露清冷,披上一件......

    2023年08月20日 杂谈
  • 中华诗词总冠军武亦姝,被清华大学取,我非常替她高兴!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她终于梦想成真武亦姝是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得了冠军后的她并没有飘飘然,而是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报考清华......

    2023年08月20日 杂谈
  • 基于向华强在娱乐圈的特殊影响力,其名气似乎不亚于娱乐圈的一线明星。很多人对于向华强的认识,不是他在影片中有多出色的演艺,而是他在娱乐圈几经“大佬”的身份。关于向家的一些家事也好,还是娱乐......

    2023年08月20日 杂谈
  • 鉴于菲律宾对于美国在东南亚以及南海战略的重要性,一直都是美国重点拉拢的对象。尤其是现任总统杜特尔特上台之后,尽管美菲关系因为杜特尔特在禁毒战争、以及改变菲律宾的南海政策等问题上产生分歧,......

    2023年08月20日 杂谈
  • 晋景公三年(前597年),赵氏家族遭难。司寇屠岸贾追究刺杀晋灵公的主谋,罪名加在赵朔之父赵盾身上。把赵氏全族诛灭。当时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因为她是晋成公之姊,在宫中避祸。朔妻身怀六甲......

    2023年08月20日 杂谈
  • 边塞诗的很早就出现了,在汉魏时期和乐府词律中己有不少吟诵边塞风光、边塞生活及边塞战争、将士的诗词了。到了唐代,更是涌现出一批写边塞诗的著名诗人和有名的边塞诗词,如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等都......

    2023年08月20日 杂谈
  •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农村包围城市,不但是科学道理,而是人类离不开农村,人类必须依赖农村才能生存,才能生活,才能活下去。人活着就必须要吃饭,人一旦沒饭吃就会死。这是一个浅显而明确的道理。人,......

    2023年08月20日 杂谈
  • 前言:诗人是伟人,伟人是诗人。让我们从诗词的角度看井冈山,看这片红色的土地。星火燎原新媒体工作室《井冈词作》专题《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一诗,抒发了诗人对战斗的乐观,以及对军民团结一心......

    2023年08月20日 杂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