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之我见

2023-08-31 01:50:42 0

《诗经·周南·莩苢》,刚刚拿到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的课本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它正躲在第二单元最后的小角落里,无数次翻书的时候眼神路过那一页,我记得是53页,但是一直没有想好怎么来把这首诗和这个单元“劳动”的主题任务接上。我高度‬怀疑‬编者‬并‬没有‬完全‬理解‬到这首‬诗‬的‬内涵‬,以至于‬放错‬了

《诗经·周南·莩苢》,刚刚拿到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的课本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它正躲在第二单元最后的小角落里,无数次翻书的时候眼神路过那一页,我记得是53页,但是一直没有想好怎么来把这首诗和这个单元“劳动”的主题任务接上。我高度‬怀疑‬编者‬并‬没有‬完全‬理解‬到这首‬诗‬的‬内涵‬,以至于‬放错‬了地方‬。于是我利用了一点前人偷懒的借口,暂时搁置。

朱自清《荷塘月色》带来的启发

这两天再读传统经典篇目《荷塘月色》,读到文后朱自清先生所引《采莲赋》和《西洲曲》里的句子的时候,竟然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就从这里来讲《诗经·周南·莩苢》。

梁元帝的《采莲赋》:“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朱先生引这段文字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江南的思念之情,他说:“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原本是生活是劳作是农业,但此处的“旧俗”表面,在很长时间里,采莲已经演化成了一种民俗活动。从“热闹”“风流”等词,可以想见,那应该是一个青年男女可以热情奔放自由恋爱的季节。

包括后文所引《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首南朝民歌,是写一个少女思念自己心上人的情歌,这和《采莲赋》一样,看起来“采莲”是一种劳作,但事实上更是一种少男少女们交友相亲的大型社交场合,自由大胆地表白,娇羞而不拘谨,这样的“热闹”,这样的“风流”,这样的联想,使得朱自清先生情不自禁地写到“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那惦着的江南就是那样一个热闹风流的世界,空气中似乎都流淌着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生命之歌的气息。

《诗经名物志》日 细井徇撰绘

《芣苢》:来自远古的歌唱

也许有人会问,这如何又能够和《诗经·周南·莩苢》联系起来呢?我想还是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是一首字面意思很简单的诗,不用过多的解释也能读懂,,,看起来是48个字,排了六个句子,但每一句的八个字中有七个字都重复了六次,换句话说,每一段都只改了一个字,实际上就是“芣苢”和“采、有、掇、捋、袺、襭”这几个字在表意。

我想正是因为有这几个动词,编教材的人就把这首诗放在第二单元里。第二单元开篇总论的第一句话就是“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后面还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句子。表面上看,《芣苢》的确有表现女子劳作的成分,但这又是不是就是全部的意义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几个动词,“采、有、掇、捋”都是具体采摘持有芣苢的动作,事实上如果如果芣苢真的是车前草,而车前草都是贴地而生的,真的要用采动作,还真不好拔起来,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四个动词,应该是指摘取车前草籽的动作。而后面两个字“袺、襭”,前者是“提起衣襟盛东西”之意,后者是“用衣服的下摆兜围东西”,如果真的是有目的性的劳作,又怎会盛装物品的容器都不带一个,而要撩起衣襟来盛东西呢?所以,单从这一点来说,这首歌所咏唱‬的内容绝不是那么简单的歌颂劳动。

《诗经》的主体是体现庶民关怀的,当时生活着的这些平民老百姓,他们关心什么都可以在《诗经》中有所体现。我们读这些诗句,不只是回到、探触到3000年前这些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储存在这里,他们生活当中喜怒哀乐的种种可能性。除了生存,他们会关心一些什么呢?他们必然关心婚姻、关心家庭、关心跟婚姻家庭有关的活动仪式和内在情感。从后人对其现实主义风格的认可可知,它相当部分地保留了中国在周代‬“封”“建”制度中的家庭、婚姻、伦理这些庶民生活里最根本的一些价值观。

《诗经》160首风诗中有将近一半是和婚恋家庭等有关,而且大多是女性的口吻,可见周朝女子的地位是远高于后世的。在远古,生活资源极其匮乏,人类时刻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生存威胁,天灾人祸不断,急需扩大自身的人口规模,因而生殖就成了当时的头等大事,女子一般是15岁左右出嫁,如果20岁都还没有出嫁,那对于一个家庭是会有惩罚的,如果结婚以后没有生育,也是理所当然可以被驱遣休归的理由,所以,那时候的女子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婚姻家庭生儿育女,于是,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期望从别处借来好运,以它们的多子多孙来预示自己的好运。

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再来理解《芣苢》似乎就更有意思一些了。“芣苢”是一种植物,俗名叫做“车前子”,最大的特色是会结很多的种子,所以古人就将芣苢视为繁殖力的代表,相信少妇们吃了芣苢就能感染它繁殖的能力,有助于怀孕生子。讲到这里,我们再来回答前面的一个疑惑“一个多么偷懒的人才写得出这样的诗呢!”因为它原本就只是一首歌,一首女性所‬唱的歌,是那种期待生孩子,热热闹闹去采车前子时候所唱的歌。借由声音来反映或者刻画少女、少妇们结伴一起去采车前子,涌动着希望能够帮家里生下小孩的那样一种期许。在当时伦理和礼法还没有那么强烈约束的情况底下,她们直接而且鲜活地、没有任何拘束地把自己的情感就这样唱出来,欢快而热烈。

3000年的时光,亘古不变的主题

桃花图,《诗经名物图解》[日]細井徇撰绘

就像《诗经·周南》里另一首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普遍的认为,这是一首祝福少女出嫁时唱的歌,其中“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应该是美好的祝愿,可见家、家室、家人,西周庶民文化中是核心内容。

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们还可以再读一读《诗经·周南》里的《螽斯》,那多子多福的理想会‬表现得更加明白: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螽斯应该‬就是蝈蝈或者蝗虫,那可是繁殖力超强的一种昆虫。翻译过来就是:螽斯扇动翅膀,群集低飞翔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家族正兴旺啊。螽斯扇动翅膀,群飞嗡嗡响啊。你的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啊。螽斯扇动翅膀,群聚挤满堂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和睦好欢畅啊。

其实‬,一直到今天‬,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还‬保留‬着‬把‬红枣花生‬‬石榴‬铺洒‬在‬新婚‬夫妇的喜床‬上的‬旧俗‬。

螽斯图 《诗经名物图》日 细井徇撰绘

《芣苢》,青年‬女子‬嬉游‬时‬的歌唱‬

《芣苢》是一首3000年前的民歌,一首就像“太阳出来啰喂,喜洋洋啰喂,拿起扁担上山岗啰喂”那样的民歌,单单看“太阳出来喜洋洋,拿起扁担上山岗”,你恐怕又会吐槽什么梨花体口水诗吧,但是如果我们把文字声音曲调揉合在一起,那就是一首用声音来表情达意的美妙民歌。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到《荷塘月色》,在引用了《采莲赋》后,朱自清先生紧承了一句话,“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甚至于‬,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象得到,那一群歌唱的女子,原本就是在结伴“嬉游”的时候,发现结了籽的车前子,这可是大好的预兆啊!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三五成群的少女少妇们,“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地歌唱着,此好一幅悠闲自在、太平和乐的乡野之图,吸引着那个代表周天子体察民情的采诗官驻足聆听,他觉得他一定要记录下来,这样的治理,这样的民风都相互印证了成功和安居。他的这个决定,让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幸读到,并且去感受到这样一种跨越时空的欢快和愉悦。

说实话,我是多想听一听,这来自远古的声音,只是万分遗憾的是,我们今天似乎丢失了好多那些汉语最初‬的美妙‬字音,但是我还是可以想象,一群女子,她们在采车前子的时候,她们的声音、笑容、动作都在这样一个诗的反反复复、像是咏唱一般的、快节奏的声音里面被表现出来。那么,今天‬,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咏‬唱‬呢?试一试,如果是你,你应该如何来读《芣苢》这首诗呢?

最后,我想说,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编者,是不是把这首诗放错了地方呢?‬抛砖引玉,期待着你的高见。

蘋、藻图,《诗经名物图解》[日]細井徇撰绘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语文清话语文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 古诗文中容易读错的字文 | 邹金灿古诗文规矩绵密,不可随意破格。然而不少字在古代就不止一个读音,一些字音到今天甚至还发生了平仄变化,这种情况是我们在写诗......

    2023年08月31日
  • 《诗经·周南·莩苢》,刚刚拿到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的课本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它正躲在第二单元最后的小角落里,无数次翻书的时候眼神路过那一页,我记得是53页,但是一直没有想好怎么来把这首诗和......

    2023年08月31日
  • 面对微利时代的冲击,赚一块不如省一块,赚一分钱要看别人的脸色,省一分钱要看自己的角色。 ——郭台铭浪费的定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活动,换言之:不能够提高附加价值的部分。1最大的浪费生产过剩的......

    2023年08月31日
  • 都说小孩子的好奇心大过天,他们问东问西问天问地。很多孩子最开始的求知欲都源于“这是什么?”。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解答孩子们的好奇心时,慢慢地就在孩子心中树立了“无所不知”的形象,同时也可能......

    2023年08月31日
  • 前言古时衣服质地比较硬挺,必须先置石上以杵反复舂捣,这样才会柔软穿起来舒服一点,称为“捣衣”。后亦泛指捶洗。古诗词中经常看到的”捣衣“这个词,主要用来表达妻子对于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思念。因......

    2023年08月31日
  • 家里的毛巾用久了就会发黄,脏兮兮的,我们在水里撒上一把,利用它来帮忙清洁毛巾,轻轻一搓,毛巾立马洁净如新。毛巾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如果我们没有定期清洗毛巾,毛巾表面就会附着上一些黄渍,油渍......

    2023年08月31日 杂谈
  •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成语谜语是谜语的一个分支,......

    2023年08月30日 杂谈
  • 最近,我们大沈阳的天气正式进入桑拿天了,虽然没有大太阳,但是30+℃闷热的天气也着实让人难受。盛夏时节,要解暑但又想满足味蕾的需求,绿豆汤当然是不能少了。那么如何把绿豆汤做出新花样呢?原......

    2023年08月30日 杂谈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拼音:bù rù hǔxué,yān dé hǔzǐ)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复句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原义为不......

    2023年08月31日 杂谈
  • 面对微利时代的冲击,赚一块不如省一块,赚一分钱要看别人的脸色,省一分钱要看自己的角色。 ——郭台铭浪费的定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活动,换言之:不能够提高附加价值的部分。1最大的浪费生产过剩的......

    2023年08月31日 杂谈
  • 初加工:1、猪皮上附着的油脂很多,一定要用刀反复刮除:先用刀刮掉能够刮掉的油脂,下入沸水中略焯,捞出后继续用刀刮,继续焯水。连续操作2-3遍,方可去净油脂。2、肉皮放入盆中,先加入1%的......

    2023年08月30日 杂谈
  • 什么是贵妃镯,为什么叫贵妃镯?贵妃镯是一种椭圆形的传统手镯,因为是杨贵妃发明的得名,由于贵妃镯采用了外圆内扁形状的设计,虽然在制作时比较费料,但将贵妃镯佩戴在身上,却比其他手镯更贴合人体......

    2023年08月30日 杂谈
  • 语文清话语文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 古诗文中容易读错的字文 | 邹金灿古诗文规矩绵密,不可随意破格。然而不少字在古代就不止一个读音,一些字音到今天甚至还发生了平仄变化,这种情况是我们在写诗......

    2023年08月31日 杂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