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殖

猪增生性回肠炎诊治

2023-09-30 13:20:10 0

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然不高,仅有5%-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猪下降17%-40%),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还是严重的。

  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然不高,仅有5%-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猪下降17%-40%),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还是严重的。

  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然不高,仅有5%-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猪下降17%-40%),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还是严重的。

  一.临床症状临床症状有急性型与慢性型之分。患猪中,急性型占的比例小,慢性型占的比例大。不管是急性型还是慢性型,如无继发感染,体温一般都正常。急性型的患猪,主要表现为突然严重腹泻,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不久虚脱死亡,也有的仅表现皮肤苍白,未发现粪便异常而在挣扎中死亡。慢性型的患猪,临床表现轻微,表现同一栏猪不时出现几头腹泻,间歇性下痢,粪便呈糊状或不成形,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厌食,对食物好奇,但往往吃几口就走;精神萎糜,弓背弯腰,皮肤苍白,消瘦,生长不良,甚至生长停止或下降;病程15-25天,有的形成僵猪,有的在衰竭中死亡。

  二.病理剖析本病剖检特征是小肠及回肠粘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浆膜下和肠系膜常见水肿,肠粘膜呈现特征性分枝状皱褶,严重时似脑回。坏死性肠炎的病变还可见凝固性坏死和炎性渗出物。出血性肠病的病变类似于增生性肠病,但很少波及大肠,主要在小肠末端,表现为小肠壁局部增厚,肠腔内有血液;结肠内积有含血的粪便。

  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肠腺上皮细胞显著增生,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畸形排列,代替了正常的粘膜结构。

  三.诊断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特征(腹泻、粪便稀软、不成形、血便),特征性病变(小肠及结肠黏膜增厚,坏死或出血)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取肠黏膜涂片,用姬姆萨液染色,显微镜检查,观察到细胞内劳森菌的,就可确诊)。在临床上应注意与密螺旋体病(猪痢疾)的区别,猪痢疾除有下痢混有血液外,尚有黏液和坏死物;剖析时可见病变集中于大肠;死亡率高,严重感染猪,如不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都可能死亡。

  四.综合防治措施一旦发现本病,对病猪与同群猪同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猪体的抵抗力

  2.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对空猪舍/栏**冲洗、消毒

  3.免疫预防,国外已研制出预防用疫苗。

  4.药物预防,现已证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较好防治效果,在饲料中连续添加30-40ppm的泰妙菌素可**防治疾病的发生。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生长阶段连续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大剂量使用,可**对增生性肠病的免疫力。因此,应采用脉冲给药法。

  五.药物预防对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猪改饮常水为口服补液盐(配方为食盐350克、小苏打250克、氯化钾150克、白糖2公斤、常用水100公斤),以利于增加机体的电解质,保持酸碱平衡,增加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将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猪选出,隔离治疗,即交替使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和2%环丙沙星注射液,按说明书的剂量于患猪后海穴(又称交巢穴,肛门之上,尾根之下,中央凹陷处)注射,每天2次,连续3-4天;同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泰乐菌素和阿莫西林粉,连用5-7天。不但能**本病,而且对可能继发感染某些细菌性疾病也有**的治疗作用。

  经过药物治疗后,对少数猪仍机体瘦弱、贫血、食量少的,分别每头1次肌肉注射牲血素(含硒型)2.5-3毫升,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4-5毫升。对增加食欲,恢复健康,促进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猪群疫情一般可得以控制并平息。猪群中尚未表现临床症状的猪不会表现临床症状;出现临床症状的猪95%可以康复。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